第B1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1月0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甬剧小戏:

文化记忆的
传承与重构

  竺 蓉    

          

  2014年、2015年的甬剧艺术节都有一台根据传统七十二小戏创演的小戏,“打捞”甬剧青春记忆的持续努力和两台演出不同的总体风貌,成为甬剧艺术节里现象级事件,它涉及甬剧如何传承、构建文化记忆:原汁原味的复原或传统创造性再生?

  甬剧七十二小戏曾是宁波人戏剧记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波文化形象和精神的重要构件之一。但随着甬剧的成熟和大戏的流行,七十二小戏逐渐边缘化,目前已成为需要发掘并传承的戏目。

  2014年复排演出的四个小戏是《双投河》《康王庙》《扒垃圾》和《拔兰花》,今年是《双投河》《秋香送茶》《吃蹄髈》和《牡丹对课》。两台小戏重要的不是戏目,而是各自的意图和舞台呈现。

  2014年展演的小戏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全力追慕青春期甬剧的当年模样:舞台上方挂着的汽灯(虽然不会咝咝作响),翻戏牌的节目预告和串场人;邀请老艺人指导、排练,民间剧团的演员作为演出班底后的非科班(民间)表演感觉;部分保持着原生态辣辣野味的唱词、对白、剧情内容。这四个小戏唤醒了戏迷久违的感觉———甬剧青春期的自由、散漫的风格。比如《康王庙》为了展示四姐妹的表演才能,可以不顾剧情紧凑、主题集中的要求,上半段主要铺叙四姐妹到康王庙求神的过程,甚至为解闷唱一段略显冗长的武松杀嫂。很显然,展演者对原来的剧目保持了高度的敬畏,几乎是原样演出。这种演出更多的具有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却大幅降低。

  2015年的小戏则回归到戏的本身,显在的(如舞美、演出样式等)致敬传统的部分几乎消失了,创演者通过全力挖掘四个小戏的喜剧性,展现了弱势小人物处理生活困境时的智慧和由此引起的反转,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强烈的代入感。比如,《双投河》是两台小戏中唯一相同的戏目。2014年虽是民间艺人出演,但处理得相当节制,演员的表演更内敛。相反,2015年的表演则更火爆,道白听起来更火辣,似乎更接近青春期甬剧的风味。所以,这四个小戏的观感更令人愉悦。但是,2015年的小戏无论舞美还是灯光却没有作更多的尝试,比如,作为主背景的一个山水画屏风,却出现在三出小戏———《秋香送茶》《吃蹄髈》《牡丹对课》中,这种通用的背景显然无法成为戏剧演出中一种有意味的语汇,因为《牡丹对课》的地点是药铺,《秋香送茶》是书房,《吃蹄髈》是客厅,更不用说人物身份差别了。

  无论是专业的还是民间的剧团,思考2015年、2014年两台小戏呈现的结果,更有意义的不仅仅是传统小戏如何传承的路径选择,还在于甬剧如何汲取传统养分、构建新的传统和文化记忆。比如我们能否学习传统小戏的编剧艺术,创编当代小戏,这可能是民间剧团和民间热爱甬剧人士的努力方向。毕竟大戏的综合投入更适合专业剧团承担。当代小戏的创编经验和剧目积累,将会给甬剧的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同时,随着复排小戏的增加,我们可以用现代人的观念重构“旧时代的风情画”,通过创造性再生,从七十二小戏中寻找内在有联系的剧目,运用当代戏剧观念整理小戏,寻找、强化小戏中具有的当代人可能会关注的共鸣点,比如:《双投河》男主角青年丧偶的性焦虑,女主角(寡妇)受到生活窘迫与性萌动的双重挤压,这是人性的最基本问题;《扒垃圾》则强化势利眼的主题,这种生活现象仍然能引发当代人的共鸣。然后重新改编,用数个小戏组成一台大戏,从各个侧面来展示过去时代的风貌,反映传统甬剧表演、节目的多样丰富。通过这样有意整合,观众除了欣赏甬剧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外,更重要的是能从中寻找出与当代相通的内容,获得别样的启迪和文化享受。而且,经过创造性再生的小戏才有可能成为新的文化记忆,否则,将会因为似曾相识减损文化记忆的鲜活度和时代感,而这,也许是戏曲与其它非遗的区别之一吧。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