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四明周刊·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1月2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渐行渐远书中人

  崔海波 

    最近在阅读一些人文类书籍的时候,冷不丁与几位宁波人在书香里相遇,那些人如此陌生,且已经渐行渐远。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西行漫记》中有一章《去前线的路上》,文中提到了鄞县人朱作其,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他说,在吴起镇遇到电气工程师朱作其,很有才能,严肃认真,英语和德语都很好,所写的工程教科书在中国被普遍采用。他曾在上海电力公司工作过,年收入可达一万元,但他放弃了,丢下家庭,到陕西的这些荒山中来,尽义务为共产党贡献他的力量……

  朱作其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之前翻阅的林林总总的地方文献中没有看到过,赶紧上网搜索了一下,又查了《鄞县志》,才得知朱作其原名徐承志,又名徐诚炽、朱一之,鄞江镇光溪村人。1916年毕业于宁波工业学校,次年赴日本深造,回国后在上海的美商慎昌洋行担任设计师、工程师。解放后,朱作其曾任北京电子设备总厂主任工程师、顾问。斯诺在书里讲到朱作其编写工程教科书,这本书是《工程图学》,192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当代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写的《民国年间那人这事》,通过一人一事叙说民国风云。书中提到三个鄞县人,一是画家沙耆,在介绍徐悲鸿时顺便提到。沙耆我是熟悉的,他的故居也去参观过。二是地质学家翁文灏,这个名字在傅国涌的书中多次出现。翁文灏的故事我多多少少也听说过一些,翁氏故居位于高桥镇石塘村,虽然没去过,大概方位还是知道的。另一位是鄞县知县沈瓞民,该书在《多变的虞洽卿》一文中,有这么一句“当故乡浙江鄞县知县沈瓞民因独立反袁而被捕时,他又出面营救。”沈瓞民这名字我是第一次看到,查了字典才知道“瓞”字出自诗经“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子孙绵延不绝,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好名字。关于沈瓞民其人其事,网上零零星星有一些介绍,概括起来大致是这样的:青年时代两次赴日本留学,曾与鲁迅同寝室生活。1913年为鄞县知县,历任都督府秘书、上虞民事长、宁波民事长、民国财政部官员, 1921年定居苏州。晚年潜心研究《易经》,是中国近代革命家、国学家。苏州的沈氏故居现在是一个旅游景点,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上海作家宋露霞著的《上海望族》一书介绍了包括李鸿章家族在内的八大家族,其中第六章《房产大王与一号汽车》讲的是周湘云家族。周湘云父亲周莲塘是鄞县凤岙人,11岁那年到上海学木匠,后转为“跑楼”,也就是楼盘推销员,之后慢慢成长为上海滩著名地产商,赚得盆满钵满。周莲塘的大儿子周湘云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他接管家业后长袖善舞,1908年坐上了上海房地产公司租赁行内的第一把交椅,名列工部局华人纳税人的第五名。

  读《上海望族》之前,我对周莲塘父子在上海的辉煌创业史一点也不了解。据说周家父子曾经在家乡凤岙做过不少善事,然而100年过去了,许多事物已经随风消逝,目前只剩下三座石桥仍在发挥作用,分别是中塘桥、南塘桥、西塘桥,是周湘云出资为造福乡民和纪念父亲而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