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翔 高校、公立医院或不纳入编制管理?这个说法源自2016年1月15日在京举办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官员的表态。该人士表示,今年重点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1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 很长时间以来,在所谓“正规单位”里,编制向来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因为有编制和没编制,待遇有如天壤,活儿往往是无编制人员干得多,钱却是有编制人员拿得多。哪怕“平等、公正”贴在了“正规单位”的墙上,但现实中,因为编制管理的存在,同工不同酬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不公平。 计划经济早就是久远的过去,虽然计划思维仍然或多或少存在。关于最后一个“计划”,舆论有很多说法,但在我看来,编制管理,无论是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沿用的始终是计划经济的人员管理方式,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个“计划”。 所谓编制,主要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换言之,这个单位录用多少人,是需要编制部门事先编好的,如果实际中不够,就再招编外人员来凑,但拨款是按照编内人员来确定的,编外人员的待遇自然也就没有保障,沦为单位内的“二等公民”。 编制管理发展到现在,在很多事业编制单位里,无编制人员是有编制人员的N倍;即便是在政府机关,除了行政编制的公务员,近些年也多了一些无编制的政府雇员,但因为数量不多,同工不同酬问题不像事业单位那么突出。编制管理严重脱离实际工作需要,本身说明这个“计划”有缺陷,它甚至已经演变为一种特殊的身份,与待遇和福利直接挂钩,与工作能力无关,与工作负荷无关,与工作表现无关。 如果说搞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已经很糟糕,那么,不公平的编制管理显然更糟糕。相关部门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着手进行编制创新改革,当然非常好;但是,如果只从高校、公立医院改起,恐怕不是一个好主意。事业单位养老金和绩效工资的改革之曲折,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被选中的事业单位会说:凭什么我先来,而不是你先来?甚至有高校教授说,“政府可以对事业单位取消编制管理,不再按照人头编制进行财政拨款,但是事业单位内部仍然需要编制。高校本身的编制管理是不可能取消的,否则会乱套的”———言下之意,改革的“底线”是不能伤害我的既得利益,否则“会乱套的”。 改革之所以会遭到事业单位“既得利益者”强烈的反对,只因为这种自上而下强力推动的“被改革”是要“割肉”的,而改革推动者自己却依然享受着编制管理的全部好处。为什么是高校和公立医院先改?为什么不是所有事业单位一起改?为什么是事业单位先改,而不是行政机关带头?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踢皮球关系。如果需要有个部门、有一群人来带头试点,最好的选择对象恐怕不是医院和高校,而非行政机关莫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