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 霖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又叫插队落户。我插队的地方是慈东公社。生产队长第一天接见时,他的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又是来插队的!”那神态,有揶揄,有不屑,更有一丝不悦。40多年前,队里就那么几块地,那么点工分,让你们这些知青横插一杠子,岂不是打乱了原有的秩序与规则。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物资匮乏,商品奇缺,一到岁末,往往半夜三更起床,冒着严寒,带上肉票、豆腐票等票证去买“年货”。长长一溜的人排成长队,如果突然有人来插队,自觉的排队者,十有八九会愤怒。有人专门就排队与插队作过分析:“人们不仅因为位置被占据、时间被浪费而生气,破坏规则的行为本身就足以令人大为光火了。按理说,后面每个人都因为插队行为而遭到同等程度的损失,所以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立场进行干涉。”买几斤肉和几块豆腐,尚不能容忍“插一足”的人,抢农民碗里本来不多的饭,岂能容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知青插队是不受欢迎的!因为上山下乡运动不仅牵动了成千上万的城镇居民,而且波及到广大农村,几亿农民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大批知青下乡,各地农民是当作政治任务来接受的。知青下乡,在许多地方不过壮大了当地剩余农业劳动力的队伍。“文革”后期,知青下乡改为就近安置,使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知青的到来形成与农民争工分、争土地、争口粮的情况,直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现在农民工进城了,他们似乎也成了插队者,虽然城镇学生毕业后仍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然而农民工插进求业队伍中,他们所就之业,往往是苦累脏的活儿。形同质不同,这是必须厘清的。 插队为什么叫“支农”?支者,支持也,“支农”即帮助农民。其实农村不乏劳动力,国家也可以用其他办法发展农业生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每年一号文件,几道下来,农民转眼就翻了身,根本不需要知青横插一杠子。说白了,知青插队,是为了当时社会稳定,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当然还有许多政治原因),只不过换一种说法而已。我虽不明就里,高中毕业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去支农了。碰到生产队长那锐利的目光,我刹时心冷了半截。好在肚里还有那几本“野书”。《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岳飞传》《隋唐演义》……于是乎,不计较队里给我的那些工分,而充当起说书人。一盏油灯,一包“五一”,东拉西扯,移花接木,帮农民兄弟姊妹们度过了一个个“美好的夜晚”。如果说“支农”,这倒可以称得“支”过一会的,因为我支持了他们“精神食粮”。四十年多过去,碰到当时的农民兄弟,他们对我诡谲一笑:我们只记得你给我们讲过书。 称城镇初高中毕业生为知识青年,太抬举了。在读书无用论横行的“文革”年代,知识越多越反动。于是需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然后再在农村“大有所为”。其实,农民伯伯也不是好为人师者,他们连饱暖都成问题,谁愿意再承担起“再教育”知青的义务呢?我问过几个“教育户”:你们准备教我们些什么东西呢?答曰:天知道!那个年代的农民兄弟,大多是初中以下学历,乃至文盲,让他们承担起“再教育”任务,太难为他们了。学校的职责,教育的义务,无端地压到了为生计而终日劳累的农民伯伯身上,岂不冤哉!因为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即使他们履行了“再教育”的职责,也只是尽义务而已,顶多加几个微不足道的工分。有几个爱开玩笑的农民兄弟,在田间里大讲荤段子(比现在网上水平高多了)。有些女知青臊红了脸,这几位哥们却笑嘻嘻地说:你们是来接受再教育的呀?!当然这是个案,不能以偏概全。 沧海桑田,每当我看到农民工手提肩挑……走街串巷,我就产生一种敬佩之情!他们倒是的的确确来“支城”了,别的不说,就说我们住的,那一幢幢房子都流着他们的血汗。如果他们还年轻,不能叫他们是农民工,而应该称之为支城青年。善待他们吧!大家都是为了生计,春节马上到了,千万不能发生“拖欠工资”之类令人心酸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