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2月18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端声音

  如何成为

  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

  中国法理学研究会会长、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徐显明撰文指出,什么样的国家可以称得上是强国?强国不是地理概念,并不是国土面积大的国家就是强国。强国也不是人口概念,如果按人口来划分,整个欧洲没有一个强国。当今世界,人们往往从国家实力角度理解强国。传统的经济、政治、军事这三大实力,是用来衡量国家硬实力的标准。随着世界文明发展,还有两个标准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是文化标准,另一个是制度标准。

  当一个国家的制度成果能够为其他国家所借鉴、所模仿的时候,人们就会认可这个国家是世界强国。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我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政治上我国的地位日益受到尊重,军事上我国的实力越来越强,接下来就要看文化和制度。文化上我们能不能对世界尤其是年轻人产生吸引力,让我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为其他民族所向往?制度上我们能不能创造独特的文明方式,贡献出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学习、模仿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模式?当这两项做到的时候,我国就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

  供给侧改革

  需打通要素流动通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撰文指出,供给侧改革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排除宏观政策的必要调整,比如采取供给学派所强调的减税等措施,但重点还是在微观层面,通过实质性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开放要素市场,打通要素流动通道,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要素生产率。具体地说,优先和重点的改革领域包括如下几项。

  第一,对减产能要采取果断管用办法,在一定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理想办法是通过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挤出过剩产能。第二,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准入,既要“放小”,更要“放大”。第三,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精致生产。尽管服务业比重超过制造业,但制造业仍然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必须牢固确立制造立国的理念和政策导向,推动制造业由粗放经营转向精致生产,提高附加价值比重,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提升。第五,尊重创新规律基础上培育创新环境。必须通过市场上的大量试错,提高创新成功的概率,着力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包括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稳定企业家、科研人员的预期。

  以上重点领域改革,集中于要素市场,这将是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过剩产能、低效无效要素要出去,有竞争力的、创新的要素要进来,通过生产要素的进一步解放、流动和优化配置,攻占经济生活中仍然随处可见的低效率洼地,形成全面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新格局。

  未来十年

  应加强“人才型城镇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撰文指出,几十年来,中国农村人口城镇化主要存在两条途径:一是进城打工,二是进城求学,近15年来,年均约1200万人。但从上世纪末,中国的教育迅猛发展,大学、高职、职高、中专等专业教育的招生量快速增加。据初步计算,从农村人口中进入专业教育的学生数,在2000年约为330万,到2014年约增至730万。在年均农转城1200万人总数不变的条件下,我们看到两条途径中分流比率的巨变。从2000年到2014年,途径一和途径二人员数量的逆转。

  这种巨变产生了巨大的正能量,包括城市产业水平的巨大提高,也包括城市新增人口的就业、购房、购车、结婚将更正常更自然,城市化过程也随之更健康。未来十年,应当加强此种新型城镇化的途径,也可称之为“人才型城镇化”。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