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仁 猴年春节过后上班这些天,宁波上空的蓝天白云,真是让人“醉了”。2月17日,《宁波日报》一则前一天摄于月湖的图片新闻《甬城空气清新春色浓》令人神往,而浙江卫视透露的数据,则为这条新闻作了注脚:16日,宁波PM2.5指数为24,远好于省内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市。面对这样的数据,相信不少市民和笔者一样,希望这样的“宁波蓝”更多更持久。 对于近期持续出现的“宁波蓝”,有人将之归于“寒冷的天气”,显然有失偏颇。因为去年底气温更低的时候,宁波也出现过雾霾;北方天气严寒,也经常“厚德载雾”。在笔者看来,“宁波蓝”除了“寒冷天气”,更多在于春节的“长假效应”。比如,春节期间,大量工业企业停产,污染物排放减少;比如,外出度假的人尚未回城,城市人口规模“缩水”;比如,城市中的建筑工地大多要到正月十五后复工,建筑扬尘减少;又比如,机动车数量减少,不仅道路变得通畅,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也相应减少…… 春节“长假效应”带来的这些变化,蕴含着一个关键词:环境承载力。这个词看起来专业,其实很好理解,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地方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当一个地方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它的承载力,各类环境问题就会不断爆发。反之,就会产生正向的变化。最近持续出现的“宁波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这样的例证以前也曾有过。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也是通过对京、津、冀等六省(区)市工业企业的限停产和机动车的限行,换来了“北京蓝”。可见,破解环境污染,缺的不是办法,而是决心。 当然,现实中的问题,往往比理论层面的阐述和解释复杂得多。面对发展与环境的双重考验,我们既不能为了发展置生态环境于不顾,也不能片面强调生态环境,不讲发展。“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少了哪个都不行。问题的关键,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十三五”时期,宁波的目标是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在科学评估宁波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谋划新一轮发展,是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对此,即将提交市人大会议审议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还开出了“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力争在2018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加强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全面推进建筑节能”“持续推进环境治理,扩大禁燃区范围”等十分具体的“药方”。规划建议中,还明确提出要“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完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区域发展绩效评价体系”,这将倒逼各级领导干部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谋划、推进和落实。 事实上,市民对“宁波蓝”的期待,正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科学执政的期待,是对宁波发展美好未来的期待。相信只要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守住“环境承载力”底线,切实抓好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和涵养,“宁波蓝”一定会成为甬城最靓丽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