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敏 通讯员 应于波 薛丛川 每天花几分钟,记录下孩子成长的点滴。六七年后会有什么样的收获?2008年11月,鄞州下应中心小学陈彩萍老师开始探索让家长以写日记的方式参与孩子的教育。这些年来,这个班级的家长最少的写了35本家长日记,最多的写了55本。 陈彩萍所带的班里,每个家长坚持和孩子一起写日记,6年时间,粗略统计,这些日记有400万字之多。 即将有30年教龄的陈彩萍说,家长日记是家长对孩子家庭生活和学习的汇报,也是家长与老师心灵沟通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家长给孩子的不可估量的财富。 “刚开始时,觉得很麻烦,不愿意写。但孩子的成长过程千变万化,有时令人欣喜,有时让人恼怒,有时叫人困惑,有时使人深思,写家长日记慢慢成了我生活中的习惯,连寒暑假也没停过。”202班陈芷萱的父亲陈岳峰告诉记者,每天只记几句话,积少成多,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写了1年多的日记,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感触。 记者看到,家长日记写在学生日记的后边,一个个写得非常认真。202班王澜的妈妈刘女士每天至少写半页纸,记录、点评孩子的表现。“写家长日记,不仅是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刘女士说。 家长和孩子一起写日记,同样促进了孩子的成长。陈彩萍告诉记者,在学校征文比赛中,她班上的学生包揽了一等奖,有的还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获奖。 记者了解到,家长日记现在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欢迎,不仅爸爸妈妈主动记日记,就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参与了进来。 陈彩萍的“家长日记”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最近,她主导的《开发家长日记教育功能的实践研究》还获得了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课题成果奖。鄞州区教育局教科室主任舒家华说,家长日记是孩子最好的个性教材,也是家长馈赠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