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 这两年我一直在浙江的乡村行走,是一种情怀使然,没有任何来自心灵之外的力量。在这个让人感觉旋转般变化的年代,看着物质飞速的变化,目光晕眩,心灵也时有茫然若失感。总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会拾起行囊,然后奔离城市,朝着喧嚣声反向走,奔向大自然,奔向那些村庄,奔向那些安谧的所在。我自是明白,生命过往的美好记忆,那份浓酽的乡愁,一定还会在那些地方,那里才会是我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在浙江大地上的行走,我内心的期许果然在一个个村庄邂逅。浙江的许多村庄是很美的,这种美就我行走的经历来看,首先的确来自于浙江早于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任何物质,都经不起时间本身的啃啮,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不管气势多么恢宏、用材多么坚固的建筑,都逃不脱这一宿命。接下来的态度是,任其颓唐、衰败,还是用良知来重新打理这些村庄?人类聚居的形式,由村落、城镇与城市来实现。在城市与城镇,令人沮丧的客观事实是,喧嚣声此伏彼起,高楼把人一步一步地托举,让人远离土地,让灵魂悬空、飘荡。唯有村落还是或者基本是原生态状态,只是,它们也在时光的咬噬中,老去。它们一旦老去,那就不仅止于村庄以及村庄中的一切事物,而是人类的记忆、生命中美好的印痕、那份久违的乡愁,亦将一一老去。人,会失去美好自身,会有种无根的漂泊感。 作为一个自由自在的行走者,一个渴望给予心灵营养的行走者,我喜欢在村庄行走,但村庄倘若是野草蔓生、瓦砾残垣遍布,我会停下行走的脚步,因为自己清楚,心灵会受到又一次戕害。这与我期待的心灵结果会背道而驰。所以,洁净、优雅、淳美,是我对村庄的第一要求。其次,是村庄历史的悠远。在这样的村庄里,可以如那些晋代雅士般,坐于一隅,目凝前方,“追远”,在追念先贤中,让灵魂的经幡迎风飘飞,自省与先人的差距,让内心回归。 我更多地会在那些有着美丽环境和深厚历史与淳朴乡村文化的村庄长久地徜徉,凝视着村庄每一处优美的场景,比如清丽雅秀的荷塘、纯净幽远的街巷、水波清粼的河埠头、古井上仍然弥漫着的温和素朴的笑声、一棵村口的参天大树……我在那儿听到一个民族低沉而雄浑的呐喊,看到人性美的光芒烛照幽蓝的天穹。在那蜿蜒而素净的乡村小巷,在一扇扇门扉前,我常常会无意识地举起拍门的手掌,仿佛那就是我的家园,曾经被丢失的记忆,在那里一一拾起。乡村的任何一个元素,仿佛寄寓着乡愁。 写作这部散文是艰难的。在行走了31个浙江最美丽的乡村后,我应该用怎样的文字,来固化这些“浙江记忆”?我曾夜不成寐。我想,应该追求自己散文写作的一贯风格,应该时刻警惕不要将写作变味成肤浅的游说。面对一个个美丽的村庄,自己要做的是与村庄进行真诚的对话。 每次从村庄归来,仿佛一个归隐者,在幽暗中,总能将灵魂的灯盏再次点亮。 光亮,总是照着前行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