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藏 自小从农村长大的我,对草木灰再也熟悉不过了。 从前的江南农村人家,家家户户都有土灶,而土灶是生产草木灰的地方。锅底下,灰缸里,家家都有草木灰,积攒多了,堆在雨淋不着的地方,于是草木灰成为农村的寻常之物。 草木灰虽然平常,但在农村用处大着呢。 庄稼施肥不可少。我记得父亲从前去田头,总是挑着一担大土箕,拎着一袋草木灰。春播秧苗前,会在苗床上均匀地撒上草木灰;等秧苗茁壮,父亲又会撒上草木灰,不仅有肥力,且能起到保暖作用。初夏稻苗拔节,父亲肩挑两大箩草木灰,又撒上一遍,施肥防病。还有,入冬时种马铃薯,草木灰更是不可少。我也参加过施草木灰的劳动,父亲在前面掘孔,我拎着小土箕在后面塞孔,草木灰极细,手抓水似的,会流,搦太紧太松都不行,得撒在挖好的孔里,还要防风吹。有时逆风,风会把人吹得一脸都是草木灰。我开始一直怀疑这种游戏似的施肥活动,直到后来读高中化学课时才明白,草木成灰,依然心性不改,草木灰主要成分是钾肥,还含秧苗需要的多种矿质元素,柴草燃烧时水分蒸发,剩下的全是精髓。 洗衣物能派上大用场。从前农村人家洗涤剂少,也舍不得用,于是,人们动脑筋,在大竹篮上铺好旧蚊帐,将草木灰放置其中,然后在地上放上木脚桶,用水浇淋,灰汁水就“哗哗”地流入木脚桶里,灰汁水碱性,有去污功效,人们就利用灰汁水洗衣物。 草木灰还用于自制食物。每年早稻收割后,有了一年中的头季新米,农村人家多会制作灰汁团。磨好米粉后,人们用晒干的上好早稻草燃成灰,仍用蚊帐过滤,沥出灰汁水,再将灰汁水调拌在米粉中。这时的灰汁水起到了碱水的作用,搓成球状的灰汁团蒸熟后,清香可口,柔软带韧,味道极好。 草木灰能治病。从前农村医疗条件差,草木灰派上大用场:在流血的伤口上,撒一把草木灰,包扎起来,会很快止血结痂。若用麻油与草木灰拌和成糊,涂抹烂嘴角和冻疮,散寒、消肿、蚀恶肉,抹几次即痊愈。俗话说:“吃了灯草,说话轻巧。”把灯芯草用火柴燃着,余下的草灰冲温开水当茶饮,能败火。孩童时代,我有次被炮仗的火药烧着了脸,脸部开始溃烂,母亲不知从哪里觅到土方,用茄枝和旧镬架制灰,拌上麻油,涂在脸上,几次下来,溃处结痂,慢慢脱落,竟然痊愈,并且疤痕全无,真是神了。 母亲还利用草木灰余火,熏制泥鳅之类的鱼干,又香又酥,记忆特深。 去年入冬,我利用露天阳台上的三尺空花坛,栽种了从姐姐家带回的芹菜苗。开始时长势羸弱,后来我想到了草木灰,撒施了老家土灶烧的草木灰,不久,芹菜苗就精神了,不仅往上长,还往两边挤,长势喜人,我舍不得吃,如今小小芹菜园已是翠绿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