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四明周刊·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3月1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升大”的镇馆之宝:“多一点”

  木升量米示意图

  海客 文/摄         

  

  大凡博物馆,都有各自的镇馆之宝。日前去位于鄞州区高桥镇的“王升大”采访,馆长王六宝一听笔者打探“镇馆之宝”,咧开嘴笑了:“阿拉博物馆里陈列的,有早年农民雨天穿的蓑衣,有扬谷用的风箱,有碾米用的捣臼……可这些都是早年乡村随处可见的寻常之物啊。”思忖半晌,王馆长跑下楼去,从堆满老式田作农具、碾米榨油工具的展厅里捧出一只木头盒子,打趣道:“这只米升子,劈开当柴生煤炉,料都不够用。但算算年纪,倒也有100多岁啦。”

  笔者细细把玩那劳什子,约20厘米见方,由木头合角斗榫制成,口方腹鼓,黑不溜秋,油光发亮,岁月沧桑一眼可辨。“阿拉王升大博物馆作为粮、油、酒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基地,主要展示米食制作以及榨油、酿酒的传统生产工艺,是江南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镇馆之宝谈不上,这只米升子倒是有一段故事好讲。”王六宝像讲书先生,打开了话匣子。

  米升子,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担。旧时,人们去米店买米,米店老板先从米缸里满满舀起一升米,然后将高出木升部分的米,用米尺沿升口抹平,是为一升。老板手持木升舀米时,顺手将大拇指埋在米丛里,这样卖出的米不知不觉间就“省”下了一拇指数量,这是米店行规。

  王六宝是“王升大”的第四代传人,他说他的祖上做生意不但不搞这种“潜规则”,还反其道而行之。

  “光绪年间,我的阿太王兴儒,在鄞州西乡的凤岙开了一家‘王升记’米店。阿太开米店有一条独门生意经:给人‘多一点’。在他看来,客气生财。为此他总是告诫家人和店里伙计,来米店买一升或两升大米的,大多是买不起成斗米的穷苦人。遇到这样的顾客,量米时米尺不要一把刮平,务必多留一角米,算是赠与。”为让家人和伙计记住这条店规,王兴儒在米升子上刻下“王升记米店”一行字,并特意在那个“升”字的一竖上多加了一个点,寓意“多一点”。久而久之,米店的口碑越来越好,远近乡邻觉得“王升记”的米升子要比别家大,不知不觉就把“王升记”叫做“王升大”了。

  “说起来蛮有意思,因为良心好,还成全了我爷爷的一桩姻缘呢!”王六宝带笔者来到博物馆展厅,指着一条两头尖尖的鸬鹚船,又讲起了另一个有趣故事。

  “我阿太的米店开在凤岙,其实他的老家在鄞州集士港王鸬鹚王家(今集士港镇万众村)。当年王家的附近还有一个叫曹家的小村子,村里有个大户人家,经营着一家榨油作坊———曹家油坊。曹家人将盛满菜油的七石缸放在河边,便于客商坐船前来提货。却说清末民初的一个夏天,曹家佣工阿庆手持大锤劳作时,不慎击碎油缸。眼看着菜油从破洞里汩汩流入河中,阿庆束手无策,急得号啕大哭。就在这时,我阿太王兴儒划着鸬鹚船正巧经过(阿太一度以捕鱼为生)。目睹此景,阿太急忙刮出船舱里的全部鱼和水,渔船靠岸接住了不断从七石缸里溢漏下来的菜油。事后,曹家油坊老板对阿太的善举自然是感激不尽,当得知我爷爷尚未婚娶,心想:有这样善良的父亲,必定会有不错的儿子,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待字闺中的独生女儿许配给了我爷爷,并把‘曹家油坊’作为女儿的嫁妆。曹家的独生女儿,后来就成了我奶奶。”王六宝说,如今上了一定岁数的王家村老人,仍记得这段“舍鱼救油”的传奇佳话。

  因为有了给人“多一点”,进而获得“双赢”的经营理念,“王升大”从清朝光绪年间到上世纪50年代,生意红火,经久不衰;因为乐于助人,王家米店、曹家油坊双璧合一,成全了一段美好姻缘。“如果非得推个镇馆之宝,那只米升子、那条鸬鹚船就是王升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们是祖上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王六宝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