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共建共享
保障改善民生

  王贤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彰显出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居于核心地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都是发展的手段,其目的都在于使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坚持共享发展,就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在共建共享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共建与共享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体。共建与共享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两者统一于党领导全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建的水平越高,人民共享的条件就越充分,共享发展的成果就越多。共享是共建的结果和目标,共享的程度越高,人民共建的动力就越大,形成的合力就越强。没有共建,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成果,不会有社会各方面的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就无从谈起;不讲共享,就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就会失去动力和活力。因此,有共建才能确保共享,有共享才能促进共建,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共建共享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

  共建共享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观点。全民共建共享,强调的是建设者和享有者的统一,突出了人民作为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地位,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坚持共建共享,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能更有效地集聚全社会的正能量,更广泛地激发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不断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共建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困难,其根源在于我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然是我们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是对旧体制的改革,发展生产力则是新体制的建立,这个过程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自己的幸福生活贡献力量。改革与发展是人民共同参与的事业,应当更加重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一切制度的本质特征。

  共建共享是践行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本着这个宗旨,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领导全国人民探索革命道路,勇敢担当起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和全国人民以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攻坚克难、艰苦创业,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壮丽篇章。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同样也要坚定践行党的宗旨,坚持共建共享,增强发展动力,注重发展效益,使全体人民在社会发展中普遍受益。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政府要发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导作用。为人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基本责任,这就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科学认识与界定政府职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转变政府职能,重构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人民群众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体力量。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本身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挥人民群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自觉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尊重他们的实践活动和劳动价值,只有这样解决民生问题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当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应该担负起更多的责任与义务,比如热心参与公益事业,多做善事,多献爱心,真情帮扶困难群众,等等。

  非政府组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非政府组织是社会公益性组织,它在补充民生服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满足民生多样性需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民生服务功能还没有得到充足体现。当前,应不断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完善非政府组织的治理结构和民生服务机制,提升满足民生需求和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

  发展慈善事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社会资源、解决民生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推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要鼓励和引导海内外社会力量、各类企业及各界人士进一步发扬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向需要帮助的民众奉献更多爱心。各级各类慈善机构要加大慈善文化传播力度,切实改进募捐方式,严格管好用好善款,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