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3月2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票房造假是糖衣毒丸

  易其洋

  对票房的“畸形追求”,正在让国产电影变成只重数字而轻质量和口碑的怪胎。

  2月,中国电影票房高达10亿美元,首次超越美国的7.97亿美元。但“高歌猛进”再次引发人们对于中国电影票房造假的质疑。3月4日上映的《叶问3》,无疑提供了很好的注脚———《叶问3》票房造假非常露骨。有影城每隔10分钟排映一场,票价竟高达203元;有影院从清晨6点到8点15分,每隔5分钟排映一场,其中6点场前两排座位票(观影效果最差)全部卖出,6点25分的场次竟宣告售罄;3月7日周一工作日,竟有影院多数场次被包场;有不少网友看的是迪斯尼动画《疯狂动物城》,出的票上手写的却是《叶问3》……

  根据相关规定,一部影片的总票房,其中的5%要上缴作为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其次要拿出3.3%交营业税,剩下的钱才由电影发行(制片)方和院线分配。对此,许多网友不解地问:既然造假要付出代价,制片(投资)方为啥还乐此不疲呢?

  制片(发行)方票房造假,是得为“假票房”纳税,但一则,直冲云霄的“假票房”会骗来不少真观众、真票房,一部分资金能返流回来,影院有利可图,也乐得配合;再则,就算这次造假花了“冤枉钱”,导演、演员们一旦跻身“亿元俱乐部”,自家电影一旦创下“票房纪录”,便于获取国家补贴、享受优惠政策不说,以后拍电影就能吸引更多投资和观众。中国的电影业,流行的还是“票房GDP主义”,票房不行,再牛的导演也说话不响,再好看的电影也只能要么“墙内开花墙外香”,要么被影评人写进“那些年你错过的好电影”名单。难怪有电影宣发人员反问记者:别人买票房,成为热门电影。你不买,行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流金淌银,惹得资本大鳄纷纷涉足。资本、金融进军电影产业,本来是好事。但电影不只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艺术,有其特殊性,不是投了钱或投钱多就一定拍得好看,就能让观众乖乖掏腰包,而是需要慢慢摸索、不断积累,踏踏实实往前走。遗憾的是,中国电影市场“蛋糕大”“来钱快”,撩拨得一些导演和投资人眼红心热、急功近利,能捞一把是一把。就像《叶问3》,票房收益权同时由多家机构参与认购,其中直接参与者包括两家上市公司,以及第三方投资平台,上映之前就有消息透露,保底票房为10亿元。就是说,电影一开始就被当成了牟利甚至投机工具,上映后投资方愿意“左右手资金互倒”,目的在于通过高票房推高股价,玩票房和股价捆绑的资本游戏。

  按理说,资本介入越多,电影市场竞争越激烈,越能催生好作品。但当逐利成为唯一目标,势必破坏电影规则、恶化电影生态。一些影片票房造假,抢占排片,势必对那些规规矩矩的影片造成挤压,属于不正当竞争,更涉嫌虚假宣传,误导和欺骗消费者。最可怕的是,票房造假成风,一些“要钱不要脸”者赚得盆满钵满,会形成一种很坏的导向和风气,让电影人的心思不是放在怎么拍出好电影上,而是投机取巧上,这对中国电影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这就好比给一个正长身体的孩子喂糖衣毒丸,他一时吃得香甜可口,人也长得白白胖胖,殊不知白胖只是中毒的症候,激素催出的“早熟”亦绝非好事。当票房高纪录与观众低好评的“逆差”越来越大,掺假的“票房神话”一次次被戳穿后,损害的不仅仅是票房公信力,还有观众和从业者对于电影市场的信心。未来,中国电影市场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国产电影一旦被贴上“吹牛大王”“文化骗子”的标签,想重新赢回观众的心,可就难于上青天了。不信,看看曾经喂出过“大头娃娃”的中国奶粉业今天的尴尬和悲苦就知道了。

  中国的电影产业,似乎一夜之间长成了“巨人”,但对它的监管显然大大落后了。这正是一些影片票房造假“肆无忌惮”的主要原因。中国电影业不能再走一些产业“先破坏、再重塑”的老路邪路了,是到了“大刀向造假者头上砍去”,让票房造假者名誉扫地、得不偿失的时候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