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3月3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师开网店“卖课”
当警惕荒废“主业”

  朱晨凯

  

  宁波智慧教育建设与应用推进会透露,宁波智慧教育计划开展“甬上云淘”运营工作,以后教师可以开设店铺,像淘宝商家一样出售自己上传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相应地获取一定报酬(3月29日《宁波晚报》)。

  当下,和“甬上云淘”类似的“在线辅导平台”正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与其相关的“一小时收入18842元,在线辅导教师收入超网红”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实际上,在线辅导课程的单价很低,教师的高收入来自于互联网带来的“聚沙成塔”效应,很多人的零星支付,像数百人大课人均掏1元钱、2617名学生购买一节单价9元的在线直播课,汇成在线辅导老师的高额收入。如果本地优秀老师进驻“甬上云淘”开设在线辅导课程,相信也会吸引家长购买,宁波也有可能出现“一小时收入18842元”的老师。

  需要警惕的是,当“在线辅导”的收入远远超过学校时,老师们的精力和心思会放到哪一边?在以观看人数决定收入的情况下,老师会不会选择花样翻新地吸引学生眼球而忽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会不会课堂上“留一手”,把学生吸引到线上去?

  从“在线辅导”本身看,受益的是学生:看不懂可以随时回放,有问题可以多听几遍,很多老师同时在线,可以随时更换……学生的选择完全可以放开,“解惑”的渠道更多。但老师不一样,需要严格约束和监管,不能任其“野蛮生长”。平台管理方要规范运营程序,对在职教师能否加入平台作严肃界定;教育主管部门规范引导,严格审查,定期抽查;教师则要认清自身定位,不能既留恋公办学校的位子,又向往在线辅导的高收入、“脚踏两条船”荒废了“主业”。

  新事物出现,说明其有合理性,不应该一棍子打死,但确实要警惕可能出现的问题。既保证学校教学不受影响,让学生学有所得,也能让更多人分享优质教学资源,这才是设立“在线辅导平台”的初衷和目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