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柳可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读本科生,3月中旬,他和一帮学生在南京高校发起“你好,陌生人”活动,要求参与者与陌生人亲吻,以表达彼此间的信任,活动中有人甚至献出了初吻(4月5日《现代快报》)。 这场“亲吻陌生人”活动,迅速引发了围观和讨论。在笔者看来,将“亲吻陌生人”视为表达信任的载体,看似标新立异,实际上是对信任建设的误读和走偏,无助于社会信任的重建。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面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彼此之间的亲吻不仅意味着身体距离的接近,也意味着心理距离的缩减———如果没有信任作为联结纽带,两个陌生人怎么能随便让身体亲密接触呢? 在一个低信任度的社会里,信任只限于血亲之间,在一个高信任度的社会里,信任会超越血缘关系。在当前社会信任度整体不高的格局下,“亲吻陌生人”之所以能够上演,是因为它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参与者又是大学生,同质性较高,群体内信任和认同度较高。可以想到,倘若“亲吻陌生人”发生在街头巷尾,参与者自然会少许多。 “诚信超市”也好,“亲吻陌生人”也罢,大学校园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社会信任度的“试验田”。可是,与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社会相比,大学校园相对封闭和宁静。在大学校园里试验成功的“亲吻陌生人”,只是看上去很美好,对社会信任的重建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 社会信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既需要征信系统、“失信黑名单”等制度设计,也离不开公众参与。国人表达情感,相对保守含蓄甚至有所禁忌,“亲吻陌生人”初衷良善,方法激进,很难得到普遍认同和心理共鸣。这种“揠苗助长”式的做法,不可避免会陷入“欲速则不达”的窠臼。 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社会结构的转型,难免会带来社会成员间心理距离的拉大。重建社会信任,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人“亲密无间”,而是要求每个人能对他人保持基本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