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谭震林在全省劳动模范会议上指出:农民要搞好生产,此后要使用机器;农民只有组织起来,发展生产支援建设,才能逐步使用机器生产。出席会议的慈溪县鸣鹤区岐山乡五洞闸村村民罗祥根受此影响,萌发了在自己家乡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想法。 1952年4月,鸣鹤区委根据中共宁波地委和慈溪县委试办集体农庄,发展农业生产的指示,决定创办集体农庄,并指派罗祥根等负责筹建工作。经过调查,筹建小组决定将试点安排在五洞闸附近。 1952年4月18日,浙江省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五洞闸集体农庄宣告成立,推荐罗祥根为主席,入庄农户有14户,48名庄员,除少量自留地外,有149.91亩地入社。农庄建立后,取消了土地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农庄集体所有制,土地由农庄统一经营,耕牛、农具折价归社,产品进行统一生产分配,社员之间实行共同劳动,各尽所能,按劳取酬。7月,省委正式批准五洞闸集体农庄成立,并作为全省第一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点单位。在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还处于组织互助组阶段的情况下,五洞闸率先办起高级社,走上集体化道路,其创业历程注定是非常艰辛的。 农庄成立伊始,采取苏联模式,成立农庄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庄内生产和财务管理工作。管委会成立后,便根据五洞闸的地理条件和以棉花种植为主的特点,立即着手平整土地,兴修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推广农业生产先进技术;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把14户农户分为3组,实行“分组干活、死分活评”的方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办庄的第一年,农庄就获得大丰收,皮棉平均亩产29.5公斤,比办庄前增产近l倍,比周围单干农民高出30%。但由于庄员贫穷,农庄基础薄弱,办庄又缺乏经验,不少人带着“供给制”的思想加入农庄,认为“大树底下好乘凉”,钱没了,米没了,政府会帮助解决,所以日常开支不加节制,大手大脚,结果导致集体农庄成立的当年增产不增收,出现农庄负债、个别庄员断炊、农具不断丢失等现象。 在这困难时刻,省委就五洞闸集体农庄发展及时作出“提高产量、紧缩开支、发展副业、增加收入”的指示,帮助农庄确定了勤俭办社的基本方针。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五洞闸集体农庄全体庄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善管理体制,勤俭办社,想方设法渡过难关。1953年,农庄扩大到55户,各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庄员收入有了较大增加。大麦亩产125公斤,比庄外农民高出1.5倍,蚕豆高出30%,棉花亩产皮棉38.7公斤(籽棉104.5公斤),比建庄前亩产18.5公斤(籽棉50公斤)增长l倍以上。全年获得副业收入5429元,占全庄总收入的14.8%。庄员人均收入达到160.7元,比上年的84.8元增长89.5%。 1954年春,五洞闸集体农庄改名为五洞闸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尔后又连续两年取得丰产又增收的骄人成绩。到1955年,五洞闸高级社扩大到181户,棉花亩产皮棉50.5公斤,户均收入692元。连续3年的丰收,使五洞闸高级社有条件改善社员的生活。高级社发动社员投资2.05万元,社内资助借支2.35万元,在大岐山下淹浦畔的荒地上建起15幢新瓦房,计107间,有68户老社员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破草舍,搬进新居。当年,五洞闸高级社被农业部授予“爱国丰产”奖状,合作社主任罗祥根荣获“全国农业增产模范”称号,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1955年10月,省委农村工作部把五洞闸高级社办社的成绩上报中央。12月27日,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关于五洞闸高级社情况的简报作了批示。毛泽东的批示,扩大了五洞闸高级社在全国的影响,加速了宁波、浙江乃至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毛泽东的批示被传达后,四川、河南、江苏等省的有关领导纷纷到五洞闸参观访问,著名作家陈学昭、谷斯范到五洞闸体验生活,撰写了报告文学,苏联《真理报》记者也到五洞闸采访。五洞闸高级社成为当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旗帜,多次被省、地、县评为先进集体。 (摘自宁波党史二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