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怀清解读《彩蝶是怎样飞起来的———“梁祝故事”的前世今生》。(周建平 摄) |
顾玮 吴央央 整理 梁祝传说究竟发生在何时何地? 梁祝传说究竟发生在什么时代?或者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正式的历史文献当中出现了梁祝传说? 民间传说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的,当我们知道这个民间传说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文本的时候,事实上,也许这个民间传说早就出现了,早于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久远的时间。所以具体判断梁祝传说究竟出现在什么时代,至少在学术上还不是很确定,但是就我们目前见到的文献来看,普遍的、比较集中的说法,是梁祝传说出现在晋朝。 梁祝传说的发生地在哪里?跟中国的其他民间传说一样,有很多地方在争,但是,梁祝传说相对来说,它的现实性、真实性和生活性明显比较突出,也正因为此,这个传说的地域性也就更容易确定一些。最有利的一个地区,就是浙江,这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认同度比较高的发生地。 浙江什么地方呢?在宋代的文献里,说祝英台是上虞人,梁山伯是绍兴人。这样乍一听跟宁波好像没什么关系,其实,梁祝故事跟宁波有两个关系,一是梁山伯在宁波做过官,一是梁山伯病逝在宁波。 文人的参与,文人的改写,是民间传说得以流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文人的参与不仅仅把传说记载下来,更重要的一点是,剔除了原来民间传说里过分神神怪怪的色彩,加强了学术、文化上的现实性,增添了审美上的一些要素和色彩。在明代的文献里,除了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细致外,还出现了更多的细节,人物形象更丰满。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十八相送”,是最精彩最浪漫最让我们感动的部分。可是,“十八相送”的情节在什么时候才出现?非常晚,在民国初期才出现。 今天我们提到这个民间传说的时候,题目叫《梁山伯与祝英台》,其实在这个故事生成将近1000年的时间内,梁山伯不是一个主角,是一个配角;今天我们确定传说的主题是爱情,可是在漫长的故事演化过程中,其主题是祝英台这个女孩子的忠义———就是把民间的男生、女生之间的两小无猜的非常纯真的情感故事,提升为当时的儒家主流文化思想。 下面简单提示一下,较早的梁祝有关文献。 第一份文献被学术界广泛认可,是南宋的宁波地方文献,叫《乾道四明图经》,上面记载了梁山伯墓是怎么来的。 第二份文献,是唐初《十道四番志》,上面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如果这个是真实的,表明在公元8世纪左右,浙江地区就已经存在文献记载,同时表明,梁祝故事在民间口头传说几百年之后,已经有地方文献开始记载它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梁祝传说只是一个地方民间传说,或者说是地方性的一个文化资源,仅仅在它的发生地或者比邻地区流传,比如非常靠近浙江的江苏地区。从什么时候开始,梁祝传说开始超出宁波、浙江,向全国甚至更广的世界范围内传播?基本上是在宋、明两朝。 为什么会在宋、明两朝?我想跟三个因素有关系,第一个因素是中央政权的南移。宋朝廷南迁,迁到离宁波非常近的杭州,梁祝传说开始进入朝廷;第二个因素是,当时有大量的官员从都城分散到各个地方去做官。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儒家文化自身的传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第三个因素就是文人的参与,把这个传说文本化了。有了文本,传播的方式就便捷多了,而且,故事的框架、人物和情节,甚至于主题,基本上确定下来。这是文本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果。 梁祝传说的传播与改写 前面提到的宋代文献,其实记载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情节,就是同学三年。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梁祝传说的基本情节是什么呢?女扮男装,女子读书,男女同学,还有一个决然殉情。梁祝传说是怎样慢慢实现丰富的呢?我主要给大家提供两个线索,当然在这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线索。 第一个线索,就是沿着故事的结尾去演化。我们见到最明显的一个结尾标志是追封,梁山伯和祝英台的追封,是对故事情节特别是结尾进行改写的重要途径。这条途径大家一看就知道,非常符合官方的意识形态化,且能满足大多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但是这样一种改写,不能够满足中国文人们的审美心理,文人们觉得梁祝故事的核心就是爱情,所以后来出现了另外一个改写的线索,就是化蝶。 化蝶的结尾,不仅充分扩展了这个民间传说的故事结构,而且大大提升了梁祝传说的审美意境,包括它的思想文化价值。但是,化蝶这个改写,最早不是出现在浙江,而是在江苏。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有一篇小文献,题目就叫《祝英台》,其中说到,祝英台和梁山伯都是东晋人。后梁山伯去到祝英台家里,才知道祝是女的。“归乃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许马氏子矣。梁怅然若有所失。后三年,梁为郡令,病且死。”两人之间有七年的情感联系,同学三年,又三年,再一年。马氏显而易见是在宁波的,祝英台出嫁显而易见是从江上走的。其中有一个情节,祝英台问这是什么地方,有人告知。祝英台一听马上知道,说梁山伯就葬在这里不远的地方,就让船靠岸。非常有价值的是,就是在这一个文献结尾,冯梦龙记载了在江苏流传的另外一个文本的梁祝传说,他提到一点,梁祝死了之后,有花蝴蝶出现。在江苏的宜兴地区,出现了这样的说法。 梁祝传说里有两个细节让大家感觉背离我们的常识:一个是哭墓,祝英台跳到坟墓当中,然后坟合上;另外一个就是化蝶。化蝶比较好理解,完全是艺术化的一个想象和改写。因为有了化蝶的结尾,令人痛惜和感伤的情感故事,就演化成了一个拥有一定的自由度、拥有一个浪漫的可能性的故事。其实这样的改写形式,在中国古代非常普遍,比如化成连理枝或者化石等。但我觉得,化蝶是非常有艺术想象力和审美想象力的。 化蝶的细节是怎么来的?刚才冯梦龙的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蝶飞起来是有一个过程的。祝英台出嫁的时候,穿的是比较鲜艳的婚嫁的衣装,当知道因为风起云涌船不能行时,她下去哭泣,也是偶然发生的事件。也正是在那个时候,风雨交加,梁山伯的坟墓也许是失修或者是其他原因,真的塌陷了。祝英台也许是极度悲痛,跳了进去。她也没有想到不能出来了。她身边跟随的人,赶紧抓她的衣裙。因为风很大,抓下来的衣裙碎片在风中飘起来了。慢慢地随风飘,飘到西边,又慢慢地落下,最后看上去像一只彩蝶。这样的推演是有一定的艺术逻辑性的,不是一下子从坟墓里飞出来两只蝴蝶。 某种意义上讲,在日常生活和现实层面,汉民族缺少浪漫的文化,可是在文本形态里,汉民族又是一个非常向往自由、向往浪漫的民族。我想说什么呢?就是突破和遵守,传承和创新,其实在汉民族文化当中,一直存在这两个方面。 (讲演内容来自天一阁书院·国学堂讲座,有删节) 主讲人名片 段怀清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在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福建卫视、杭州电视台等主讲文化、历史类节目,并在全国各地的文化讲座、公益性论坛担任主讲人。在“百家讲坛”主讲内容为《中国四大爱情故事》。 好声音 ———梁祝传说相对来说,它的现实性、真实性和生活性明显比较突出,也正因为此,这个传说的地域性也就更容易确定一些。 ———文人的参与,文人的改写,是民间传说得以流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文人的参与不仅仅把传说记载下来,更重要的一点是,剔除了原来民间传说里过分神神怪怪的色彩,加强了学术、文化上的现实性,增添了审美上的一些要素和色彩。 ———因为有了化蝶的结尾,令人痛惜和感伤的情感故事,就演化成了一个拥有一定的自由度、拥有一个浪漫的可能性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