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4月2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传统文化深深刻在心底

———家乡人眼里的“大冯”

  图为在慈城城隍庙,住在冯骥才祖居边上的冯氏族人与冯骥才(左三)合影。(吴红波 张逸龙 摄)

  江北记者站 吴红波

  通讯员   王瑜

  

  他曾为了解惑家族“谜团”彻夜与乡人长谈,他曾为了修缮文保房而卖掉书画筹措资金,他曾为了抢救传统文化主动舍弃个人创作……听众多家乡人讲述他们眼里的冯骥才,才懂得“大冯”对故乡有着多么深的眷恋,对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如此多的担当。

  《古镇慈城》主编钱文华:他关心家乡的一砖一瓦

  钱文华于1987年4月,给居住在天津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写了一封信,此后两人相交至今。

  1992年春天,时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的冯骥才正值50岁。受宁波市政府特别邀请,他携着母亲、妻儿、兄弟姐妹首次来宁波举办了“敬乡画展”。“十天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只有晚上稍微空一点,所以他经常会在晚上把我叫到房间里,请我讲讲慈城冯氏家族的故事,关于家乡的一切他很想了解。”钱文华说。

  在钱文华的印象中,“大冯”对慈城的关心并不止于言语上的“寒暄”,而是细节上的求索。“有一天晚上他跟我提起一件困扰他很久的事情。‘我父亲说我们冯家以前是慈城最大的家族,曾经多次收到过清朝皇帝赐的匾,其中有一块匾写了‘华东雕樑’四个字,我百思不得其解,皇帝为什么会把这四个字赐给我们。’后来,我告诉冯先生匾上的四个字不是‘华东雕樑’,而是‘冯氏诰命’,冯先生听了恍然大悟。”在连续4个晚上的聊天中,钱文华得知,冯骥才的父亲冯吉甫在四五岁时就离开了慈城,但他一直心系故乡,曾多次回乡探望,回去后也常常给儿女们讲述慈城老家的故事,“大冯”对故乡的眷恋正是受到了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冯骥才祖居博物馆专家组组长周静书:他不遗余力保护传统村落

  1992年,冯骥才首次回到宁波,十天的行程中有一项是参观月湖边的贺秘监祠。周静书说,贺秘监祠是宁波人为了纪念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而建的一座祠堂,贺知章在宁波为官时深得百姓拥戴,宁波有多处纪念他的祠堂,但现存的仅剩月湖边上的贺秘监祠。那次在参观贺秘监祠时,冯骥才仔仔细细地看了建筑,对于建筑的破败大感痛惜。“然而当时政府的财政力量有限,保护文保建筑实为力不从心。冯先生知道后,卖了自己的书画,将所得资金交给宁波市政府,请他们好好修缮贺秘监祠。后来冯先生一直心系于此,几次来宁波考察都要去贺秘监祠走走,看到现在的贺秘监祠保护得非常好,他感到很满意。”

  去年年底,冯骥才回宁波考察期间,周静书全程陪同。无论是河姆渡遗址、梁祝文化园,还是半浦村这样的古村落,冯骥才都一一实地考察,对于其中的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思考和建议。回去后,冯骥才在《文汇报》上发表了《半浦村记》。文中,他对半浦村保护传统文化和古建筑的做法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对古村落保护提出的思考发人深省。

  文史专家戴松岳:他是当代浙东学人的典范

  戴松岳说,冯骥才先生是作家,也是画家,但在他创作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中,为古村落、古建筑、民间文化保护到处奔走,甚至为此,不惜牺牲个人创作的时间,这样的情怀,可以称之为知识分子的“民族大义”。

  多年来,冯骥才一直致力于文化保护工作,而在文化保护工程中,他强调最多的就是文化人的责任。在戴松岳看来,冯骥才先生舍弃个人创作上的部分追求,主动挑起民族文化重担的行为,正是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担当,而这恰恰也是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黄宗羲先生“经世致用”等浙东学派思想的实践。戴松岳表示,冯骥才先生有感于民间文化保护的迫切性,毫不犹豫地全身心投入到了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可以说,他是当代浙东学人的典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