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04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5年度宁波市居民死因监测情况》昨发布

宁波人均期望寿命81.24岁

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八成多

  本报讯(记者蒋炜宁 通讯员陶子)昨天,市疾控中心发布《2015年度宁波市居民死因监测情况》,宁波人均期望寿命达81.24岁,已达发达国家水平。然而,慢性病警报拉响: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八成多。疾控专家说,提升居民慢性病自我管理已成当务之急。

  人均期望寿命又叫平均期望寿命或者平均预期寿命。它是反映一个地区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标,每年会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在不特别指明岁数的情况下,人均期望寿命就是指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去年宁波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1.24岁,已达发达国家水平,比上年的期望寿命增加0.24岁;去年男性首次突破79岁,为79.12岁,女性为83.55岁。2002年宁波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5.84岁,13年增加了4岁多。

  去年宁波市居民期望寿命增加,除了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提高等因素外,还有两大原因是:一是当年的新出生人口数增加,二是0岁婴儿死亡数进一步下降。

  据统计,去年宁波市户籍居民前五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占总死亡数的84.35%。其中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1.14%。慢性病死亡中前五位疾病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内营代谢疾病和消化系病,占全部慢性病死亡人数的94.89%。从年龄来看,慢性病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有81.94%的中老年人死于慢性病,而宁波市人口正逐步接近“超老年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进一步加剧了慢性病的危害程度。去年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慢性病以及伤害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较大。

  记者了解到,江东区提升居民慢性病自我管理意识做得比较好,在全部14项评价指标中,江东区有13项好于省市平均水平。3年前,江东区在全省率先组建糖尿病、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组织医务人员、志愿者对组员进行技能指导,帮助制订健康管理计划,再由他们带动身边家人、朋友参与健康管理。去年,江东区又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年轻上班族,相继在公交司机、社工、城管队员、银行职员等职业群体中成立了“健康管理俱乐部”。

  慢性病怎样预防?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涛建议: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首先,膳食搭配要科学合理。注意食物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少吃肥肉和荤油,选择鱼禽蛋和瘦肉,饮食清淡少吃盐,三餐定时定量。其次,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坚持每周3至5天、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散步、平地骑车、跳交谊舞、打太极拳、上下楼梯、做广播操、打羽毛球、平地慢跑、划船等。再次,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最后,坚持做到有规律体检。

  

  

  

  世界上长寿国家人均期望寿命:日本2013年83.4岁,新加坡2013年81.1岁;中国2013年76.5岁;浙江省2014年78.09岁,上海2015年82.75岁,杭州2014年81.56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