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四明周刊·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06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去的“宁波走书”

  柴 隆           

  

  我一直以为浙东宁波人,骨子里蕴含着坚韧和朴实,所以曲艺也不像北人那样张扬,“宁波走书”可能是风气先开、文化活跃的产物,它专门讲述老百姓爱听的故事,融说、唱、表演于一体,深受群众喜爱。据考证,“宁波走书”最早产生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民谚有“南词唱华堂,走书下农庄,评话进茶坊”一说,“走书”最早由农村唱“犁铧”小曲开始,逐渐演唱有故事情节的书目,由坐唱发展到走唱,由农村流动演唱,走进城镇茶楼演唱,而宁波城隍庙也成为“宁波走书”的驿站和驻点,是当时许多“走书大腕”的重要演出场所,一度门庭若市。 

  据许多“走书”老艺人回忆,解放前宁波尚无一个专业书场,城隍庙作为宁波城内最早、最大的游乐场,每逢庙会、节庆,时常有毛福全、陈阿宰、王汉芳、应兰芳等老艺人露面。《白鹤图》《黄金印》《四香缘》《十美图》等传统大书轮番上演。上世纪50年代,在郡庙建立了“红旗书场”,近250个座位,专门演唱走书、评话、南词,成为宁波最早的专业曲艺演出场所之一。 

  凡是在郡庙“红旗书场”听过书的人,不会忘记许斌章和朱桂英的精彩表演。许斌章的《白鹤图》与朱桂英的《双珠球》,唱作俱佳,各有千秋,在城乡群众中很有影响,名噪一时。宁波走书的特点是,从坐唱发展成走唱,分口饰演角色,演员在台上的动作幅度和范围扩大,故由此得名。四弦胡琴是必不可少的主要乐器,也是独特风格之处。“四平调”一般作为一部书的开头,末句由乐队合唱。 

  《白鹤图》是宁波走书的传统书目,是著名老艺人毛全福、应兰芳的拿手好戏,后由应兰芳传给徒弟许斌章,许斌章演唱时常常自伴月琴,边弹边唱,尤其对“老三门”“老三步”颇具造诣,他把《白鹤图》作为说书生涯的开卷之书,这一唱就是几十年,许多人去郡庙“红旗书场”,为的就是听这部经典大书。 

  经过他长期的演唱、不断修改、加工提炼,全书内容更加紧凑,其中“借银”“盗图”“赠图”“当图”“献图”的章节已经成为传统宁波走书的精品之作。《白鹤图》中黄子琴与赵必正的传奇故事,为甬城民众所熟悉,上世纪80年代,经许斌章先生整理,在宁波电台播出录音。时点一到,万人空巷,满城争听《白鹤图》。1958年5月许斌章去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曲艺会演,演唱新编走书《朱德能造防护罩》,赢得良好反响,还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87年12月10日,满头白发的许先生首次出现在宁波电视书场中,演唱现代革命走书《九龙夺宝》,在荧屏上大放光彩。 

  上世纪50年代,碰巧路过郡庙“红旗书场”时,若听到“人间元朝随宋垮,兄妹沦落奔天涯,相逢原来本相识,忠良后嗣本一家”的激昂唱词,不用问,那必定是朱桂英的《双珠球》!当时的“红旗书场”是朱桂英说书的好辰光。她生来一副好嗓子,抒情的赋调,轻松的马头调,明亮的快二簧,自她口中出来,都是字正腔圆,技巧过硬,能文亦能武。 

  《双珠球》的故事极具传奇色彩,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主要讲述朱求与陈美云、焦赛花的大团圆的故事。《双珠球》原出自四明南词,为南词名家陈莲卿移植于宁波走书,后传授朱桂英。朱桂英经过长期演唱,加工整理,逐渐作为自己的当家书,在说书界站稳了脚跟。她具有创新意识,不满足宁波走书“退三步,进三步”的陈旧表演模式,往往是表演空间越大,穿透力越强,有时不用扩音设备,声音还能传到“红旗书场”的底排。 

  朱桂英的说书语言更有特色,宁波方言是文白兼用,涉及人物对话,她会根据书目内容,穿插他处方言,譬如在《啼笑因缘》中,有个大军阀的人物,她就改用山东腔,碰到师爷就说绍兴话,沈凤喜唱大鼓时改用京韵,偶尔也发几句上海大小姐发嗲的沪语,无不像模像样,令人捧腹。《啼笑因缘》并由宁波电台录音,经常反复播放。无论是传统书目中的生、旦、净、末、丑,还是现代书中的工、农、商、学、兵,她都讲得栩栩如生,令人百听不厌。 

  想当年,人们围在郡庙的“红旗书场”内,那些甬城里的说书人,携一把琵琶,一柄折扇,轧四弦胡琴,可以将沙场边疆的刀光剑影、忠将贤臣的运筹帷幄,才子佳人的花好月圆,市井里弄的家长里短,说得有条不紊,耐人寻味。 

  那些远去的宁波走书,听的是故事,说的是一个城市的百年传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