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卡车司机陈一名向记者展示他的星级评定卡。 |
|
集卡司机之家小候鸟假日学校 |
本报记者 黄 程 通讯员 郭恒烨 “五一”前夕,霞浦街道举行“五项十优”先进集卡人表彰大会,对安全行车集卡司机、积极奉献集卡司机、爱岗敬业集卡司机等五十名“集卡人”进行了表彰。据悉,这是全市范围内首次专门针对集卡司机群体的表彰大会。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大会还表彰了十名集卡家庭贤内助。“我所做的一切很简单,都是我应该做的,很多事情也是集卡司机之家教会我的。谢谢这个大家庭。”贤内助代表朱希兰说。 物流产业带来特殊群体 个性化社会组织应运而生 朱希兰口中的集卡司机之家,是霞浦街道物流社区于2013年成立的一个面向集卡司机群体的个性化社会组织。该街道辖区内有一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宁波现代国际物流园区。据介绍,目前园区已经引进占地百亩以上的大型物流企业5家,实地经营物流企业150家,拥有自有集卡车辆1500余辆,租用或挂靠集卡车辆800余辆,集卡司机近2000人。 “‘集卡人’是园区职工中重要的特殊群体。”霞浦街道物流社区服务中心主任丁慈英说,物流运输行业空间跨度大,流动性强,危险性高,集卡司机出车时间长,被称为“在路上的人”,而且行业季节性明显,存在缺乏社会关爱、家属长期分离等问题,“另一方面,这个群体地域来源广、综合素质不高,导致与当地居民融洽程度不高。” 工作对象的特殊性,给新生的集卡司机之家的起步带来了不小难度。“成立之初,我们的会员只有几十个人,在几千人的群体中比例很低。”霞浦街道物流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吕丽说,因为集卡司机都是按时计薪的,每天都在路上,耽误一天,就是五六百元的损失。 “这样的情况,给了我们更明确的工作方向,那就是要用实实在在的服务和情感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吕丽说,不久前的表彰大会,有300多名集卡司机参加,“在我看来,这是我们过去几年细微关怀带来的变化,让我感到很欣慰。” 有形+无形 给“在路上的人”一座“心灵加油站” 宁波铃与物流有限公司是物流园区内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集卡司机之家的“有形之家”就落户在该公司内。一间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内,集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培训教室于一体,这在寸土寸金的物流园区实在难得。 “如果把这间房子租给别人注册企业,或者自用,每年会产生可观的收入。现在不仅没了收入,还投入20多万元装修。”铃与物流车队队长葛国和说,这个想法一开始遭到了外方强烈反对,在中方的坚持下最后得以实现。 作为在物流行业工作多年的“老革命”,葛国和深知司机队伍稳定对于物流企业的重要性,所以对于这个“家”他举双手赞成。“司机们需要这样的家,虽然平时来的人可能不多,但是他们看到这间房子,就能体会到政府和企业对他们的重视。” 集中培训,是最能体现这间房子价值的地方。不仅有针对集卡司机的行车培训、文明素质培训,而且还有针对司机家属的心理辅导、积分政策讲座、子女入学讲座等,以及针对司机子女的活动。 通过一系列活动为纽带,一个大家庭正在凝聚。来自五湖四海的司机和家属们,得到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平台。“经常有司机家属会来这里帮忙打扫卫生、整理东西,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葛国和说。 用制度为幸福之家保障 更多关爱项目“在路上” 丰富多彩的活动,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但集卡司机之家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止步于此:制度才是最可靠的保障。 《集卡司机星级评定办法》,是针对集卡司机普遍存在的综合素质不高推出的一项制度,通过积分考核年度评定,提高集卡司机参与培训学习并自觉践行文明行车公约的积极性。 “评上不同星级的司机,会有相应的福利。比如免费体检、旅游等。一位集卡司机家属就通过免费体检项目,查出了病患,及时得到医治。一家人对此十分感激。”吕丽说,通过这样的引导,越来越多的集卡司机有了目标,整体的素质不断提升。 由于近年来物流行业的不景气,以及集卡司机流动性大,薪资问题也是困扰集卡司机的烦心事。针对这种现象,集卡司机之家联合物流协会组织开展了物流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并签订了协议。 日常活动加上长效机制保障,集卡司机之家开展工作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给组织开展更多的关爱项目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据了解,今年,集卡司机之家申请了“幸福510”物流社区集卡家庭成长项目,贯穿全年。 “稳固了家庭这个‘大后方’,在路上的人才能安心,比起那座有形的小房子,集卡司机之家更像是一座‘心灵加油站’。”丁慈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