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四明周刊·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1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夏令习俗

  清 宸

  

  夏天按节气来计算,应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节气。宁波自古就有不少夏令习俗,数“立夏”“端午”这两个节气中的民间风俗最为丰富和讲究,人们也最为熟悉,但这两个节气以外的一些夏令习俗,人们就未必知道了。

  四月初十葛仙翁诞辰。传说三国时葛仙翁葛玄曾为躲避战乱,来到浙江舟山的黄杨尖山,并在此静心修炼丹药。唐朝时,黄杨尖山是以葛仙翁的名字来命名的。黄杨尖山上也留下了茅棚、炼丹洞、草药坊、仙水井、放娘石等道教遗迹。民间还传说葛仙翁“四月初十拜我生,赠送银子一千两”的话。不过葛仙翁承诺的这些银子仅是一张“空头支票”,据说要到来生,拜他者才能得到这笔钱。 

  小满动三车。“三车”指丝车、油车和水车。在从前的农业社会中,此三项都是关系民生的要紧大事。时至小满,家蚕结茧,人们纷纷准备煮茧、缫丝。此时油菜籽也成熟了,农家要将它用来榨油。同时,百姓还担心这一年的夏天是否会闹干旱。农谚云:“小满不满,干断思坎”。这里的“满”指的就是雨水的丰沛程度。小满是南方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时令,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蓄满水,一旦遇到天旱,就无法插秧。农人最懂得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道理,所以要开始车水、储水了。

  洋生时。从立夏到夏至,渔潮最盛,是为“洋生时”。宁波民谚有“种田落洋生,捕鱼落洋生,镇台提台也要巡巡洋”的话。镇台、提台是总兵、提督之类的大官,属地方高级武官。他们下海巡洋,为的是看看这个时节的潮汛是否安全,会不会对渔民捕鱼造成危害。

  五月十三关帝生辰。中国百姓对关帝一直很敬重,关王爷的庙宇也遍布全国。所以每逢这位忠肝义胆的关帝爷生辰,必要宰杀牲畜、上演戏曲,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五月十三这天在老百姓心目中还是一道分界线。据说五月十三之前下的雨是“磨刀雨”,主多灾,以后下的雨是“洗刀雨”,主平安。

  六月初一龙王生辰。宁波是沿海城市,以前,百姓都视水神为主宰民生、民运的大神,各地的龙王庙也比较多,到了龙王生辰那天会举行祭祀活动。据说,当初龙王庙就建筑在宁波定海的关山之上,在龙王生辰前后,海面涨潮时,不少海洋里的鱼被冲到岸上,百姓认为这是百鱼为龙王贺寿,成为一大胜景、奇观。

  六月初六曝书日。藏书之家习惯在这一天晒书,以防书籍生蠹。如今,线装书的收藏者有些还保留着六月六晒书的传统习俗。据说天一阁在晒书这一点上有十分严格的规矩。天一阁是我国著名的藏书之处,内藏不少善本,为防止有人趁晒书的机会偷窃,所以晒书那天,要集中族中宗长、地方官员严加防范。六月六日这天,佛教徒们也会在太阳底下铺展经卷。还有人将家中养着的猫狗牵到河边洗浴,这也有谚语的根据:“六月六,黄狗猫洗浴”。

  六月廿四雷公斋。雷公又被称为雷祖、雷神。他本名“闻仲”,是商纣王时的当朝太师。六月廿四是《封神榜》中闻太师被焚于绝龙岭的日子。为了纪念闻仲遇难,有人会在六月整个月都吃素,到了廿四这天,就只吃瓜果,称为“熬斋”。

  三梅三伏并高秋。“黄梅时节家家雨”,“黄梅天气半阴晴”。小暑时忌雷,所谓“小暑遇雷,重番做梅”。而入伏后,也就进入了一年之中最热的日子。即便到了秋后,也有一段闷热难耐的时期,人们称其为“秋老虎”。“冷冷三九,热热高秋”。“秋老虎”一去,日晷渐短,暑日无多,真正秋高气爽的日子也就来临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