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于清代的溪里方古建筑仁三房。(沈孙晖 王珏 摄) |
|
可降解垃圾袋上分片编写“袋码”。 |
|
村民家里的美丽庭院。 |
本报记者 王 珏 沈孙晖 象山记者站 陈光曙 “一溪迦绕抱村流,栖止多年景象幽。无数落花随水逝,何如溪里乐悠悠。”方氏祖先曾这样吟咏他们的家园故地。象山墙头镇溪里方村,清清河水依村流,蓝天白云映水中;巷弄曲折幽深,连片的古建筑诉说着厚重历史;农家房前屋后绿树环绕,庭院深处有绿意。古朴建筑、洁美环境、美丽庭院……溪里方古村焕新颜,让来访的人们流连忘返。 方孝孺从弟后裔居住地 溪里方村山水生态环境独特,因村东西两侧有溪,自源头曲折环绕抱村流过,且以方姓为主,所以就有了这个带着田园诗意的名字。这里是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思想家方孝孺从弟后裔居住地。据方氏宗谱记载,方氏先祖是“方孝孺之从弟”,即方孝孺的堂弟方伯礼。方伯礼进士出身,官至御史,从宁海缑城里迁入。如今这一支方孝孺后裔已传到第28代。 历代溪里方的文官武将留下了数十栋相当考究的古建筑,散布在村庄中心,青砖瓦黛,雕梁画栋,依稀可辨当年的雄浑气势。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之后,仍有“六房三堂”保存完好。房,即大户人家居住的屋子,这六房分别是:方恭房、方德房、方贤房、方信房、方仁房、方义房,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当属建于明中早期的恭房。三堂为积善堂、承志堂、福寿堂,堂名寄托着先族的厚望与心愿。古墙上的画作,厅堂中的牌匾,门楣上的古训,处处遗存着文化珠玑,俯仰之间皆文章。2014年,溪里方村入选宁波市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 为保持古村风貌,让古建筑“活”起来,村党支部书记方岳兴说,村里正采取保护修缮措施,适度开发利用,确保村庄建筑古迹和谐融入村庄规划。去年,市里拨款110万元,该村对方氏宗祠、恭房、五雷庙三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村里计划今年完成其余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努力打造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现代版”古村落。 垃圾分类成为古村“金名片” 走进溪里方村中心广场,墙角一隅垃圾集中投掷点摆放的绿、蓝、红、黑四个垃圾桶格外引人注目。村民伊家定将一个编着数字编号的垃圾袋放入绿色垃圾桶内,“绿色扔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黑色扔废电池等有害垃圾,蓝色扔可回收垃圾,红色扔其他垃圾。开始我们有些不适应,如今习惯成自然啦,村民们会自觉将不同垃圾分类后,扔进对应的垃圾桶内。” 2013年3月,这个百年古村成了浙江省首批垃圾分类试点村。村里将此作为改变乡村环境面貌的重要抓手,引导村民树立“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垃圾分类处理理念,进一步带动村庄环境美化。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该村创新使用可降解垃圾袋装填厨余垃圾,并在分发至每户家庭的可降解垃圾袋上分片编写“袋码”,确保每个“袋码”可准确查询到对应家庭所属片区及户号。“如果发现哪个垃圾袋放错了垃圾桶,村里就会提醒对应的家庭,从而实现垃圾分类可追溯、跟踪。同时,对垃圾分类、投放正确率不高的家庭,由片长和监督员入户开展为期半个月的跟踪整改指导,实现垃圾分类人性化处罚。”方书记告诉记者。 通过垃圾“四类粗分”,溪里方村成功将垃圾日清运量从2吨下降为0.5吨,极大缩减了运输成本和垃圾填埋量,有效避免了垃圾集中分拣产生的二次污染。同时,该村启用太阳能垃圾处理站,将厨余垃圾经生物降解转化为有机肥料,进一步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科学化水平。据统计,该太阳能垃圾站年产有机化肥可达百吨,并可无偿供给经济作物种植户,相当于每年直接增加种植经济收入6.5万元。 5月12日,省委书记夏宝龙来到溪里方村调研,察看该村创新试点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他充分肯定了这种农村源头治污、循环利用的模式,认为符合农村实际且成本低可复制,要求认真总结经验,抓好应用推广。 拥抱“庭院经济”,古村华丽转型 “今明两年,我们村将打造市级精品村项目,通过打造树桩盆景基地、美丽庭院,引入高端民宿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最终实现村民致富,集体增收的双赢格局。”方书记将此称之为“庭院经济”。 据介绍,这几年溪里方村许多村民找来树桩种在自家庭院里,自行修剪制成盆景后对外销售,最多的已增收30万元。今年,村里将庭院里有50盆以上树桩盆景的家庭列为示范户,由他们带动其他村民打造庭院盆景,并培训传授修剪技术。“既能补足每家每户庭院美化的短板,又能增加收入。现在越来越多村民意识到‘庭院经济’的‘红利’,主动加入进来。”方书记告诉记者。 同时,村里第一期集观光、销售于一体,面积5亩的树桩盆景基地,目前已完成土地征用,正在做规划;计划引进外商打造两家高端民宿,目前已在洽谈中。届时通过盆景产业、乡村旅游的带动,全村预计每年可增收百万元。 历史人文厚重,乡村容貌整洁美丽,庭院经济美乡富农……古村溪里方的熠熠光芒将引来更多人的瞩目和神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