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重光先生家藏文献捐赠鄞州区图书馆(周建平 摄) |
陈青 胡晓群 3128册图书、205包手稿、581张地图,这是甬城民间文化学者王重光生前所藏文献的全部。日前,这些藏品全部安放在鄞州区图书馆地方名人藏书馆,以供读者在馆内阅览。而这也正是王重光的遗愿:“书能永恒保存下去,为后人发挥作用,这是藏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书是重光的生命,他从小爱书,一辈子都在读书,视书为珍宝。他出身贫寒,爱书、读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进而走上了写书、教书的人生之路。”妻子陈爱娣这样评价王重光。 王重光幼时随父亲在安徽蚌埠生活,初中毕业后就读淮南矿校。1958年,“理工男”王重光作为技术员到煤矿工作,一干就是17年,直至1975年回到宁波工作。他是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宁波人,从心底里爱着家乡。 王重光是宁波文化圈的名人,20世纪90年代初,过天命之年的他投身于文化事业,20余年来,始终以一种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保护甬上历史文化遗产奔走呼告,中山路上的咸通塔、中山广场的张苍水故居保护都有他的一份功劳。 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形容王重光是非常贴切的。为了《中国帝陵》一书,王重光的足迹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勘访200多处皇陵,他阅读了大量历史古籍,多次推倒重写,伏案四年后《中国帝陵》终于出版,他也被称为“踏遍帝陵第一人”。 1999年,王重光受聘担任宁波老年大学“旅游文化”教师,2004年受聘为宁波大学文学院和城市学院兼职教授,讲授“传统文化”。他以宁波人看故乡,以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的游子看故乡,看她的风流七千年,看她的四明八百里。从1995年以来,王重光与甬上书友策划文化旅游,足迹踏遍四明大地,不遗余力探寻宁波文化遗迹并编撰《走遍宁波》。此书曾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大奖。 2005年7月,王重光不幸患了肺癌。在与病魔抗争的岁月中,他仍笔耕不辍,编撰了《〈三字经〉古本集成》《马友友琴系故土》《百年和丰》等。他曾说:“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的守望者。” 2014年,病榻上的王重光还放不下他的藏书。儿子王国宇回忆说,父亲一生节俭,唯对书籍的购买出手大方。“我记得幼时跟随父亲出门,每到一地,书店是必去的,遇到心仪之书,如获无价之宝。他一生爱书,待书如命,哪怕病重住院,床边必有书香相伴。书如友,给了他与疾病抗争的动力,爱书、读书、写书也成就了父亲的一生。” 王重光的心愿是把他毕生收藏的图书3128册、手稿205份、地图581张等文献无偿捐赠于鄞州区图书馆。陈爱娣说,“书缓解了他的病痛,帮助他走过漫漫10年与癌症抗争之路,在他生命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的书。他希望它们有个好归宿,人未走却在考虑书的后路,如何安顿他的宝贝,让它们保存下去,发挥作用。临走前,一再嘱托儿子‘不要不舍得,只要图书馆需要,全部无偿捐赠’。” 经过多方努力,2015年1月,鄞州区委、区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地方名人捐赠家藏文献的实施办法》的文件,这是鄞州区为了更好地收集和保护地方名人的家藏文献,引导和鼓励人们捐赠家藏文献,并进一步挖掘和发挥这些文献的深层价值而制定的。这项文化工程不仅将民间文化资源嫁接于专业机构,而且将鄞州传统的耕读文化与时代潮流结合,把宁波的藏书文化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随即,鄞州区图书馆有了第一个地方名人藏书馆,王重光的遗愿也实现了,家藏文献资料将被妥善保管、收藏、展示,并得到广泛利用。《睿思缠故里———纪念王重光先生文集》也已出版。 鄞州文史专家戴松岳以“藏书见人”概括王重光。“藏书总量并不多,也很少有珍贵的古籍和典籍,但是王重光的藏书在宁波的藏书界自有独特的地位和鲜明的特色。”戴松岳说,王重光的藏书反映作为藏书之乡宁波的普通人的藏书,“王重光学的是工科,后来走上文史道路。我看到他的藏书目录里,最早的是1956年春天的《萌芽》以及稍后的《古代诗歌选》,那时候他是十六七岁的少年。他的藏书代表了宁波普通的文化爱好者,如何在艰难的生活中挤出自己的钱,一本一本买下去。” 王重光的藏书中有大量时代风云人物传记,这表明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文化人对历史及其代表人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意识。此外是大量的游记,描绘中国大好河山的各种书籍。给戴松岳留下深刻印象的是20多本全国各省市的风俗类书籍。“他为写《中国帝陵》走遍中国,为写《走遍宁波》遍踏四明山水,个人的爱好和专业研究相结合,所以拥有大量旅游类书籍、风情类资料及各地各时期的地图等,收藏之丰、门类之多,令人赞叹,而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又体现在对资料的整理和文稿的修改中。” 在戴松岳看来,王重光的藏书还体现了丰富的地域特征,“这与他探究地方文化传统,保护地方文脉,弘扬地方精神,密切相关。他是个有心人,在参加宁波各地各界活动中,将常人随手丢弃的资料如宁波及各县(市)区各部门出版或印行的各类图书、画册、资料等予以珍藏,由此构成了他藏书室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丰富可说已超过图书馆的收藏。”王重光有关鄞州日报的藏品有作品选《三江思辨》《鄞报春秋》等多种。藏品中有地方志、古籍、地图、文集、文丛等,“古籍中有宁海方孝孺的《逊志斋集》、奉化的《戴表元集》,鄞州的王应麟各类著作等,这些地方文献的收集可谓厥功至伟,是一大特色,也是一个创举。”戴松岳说,“藏书反映一个人的品性,严谨也体现在藏书里。只有他这样的人才有这样的藏书,王重光的藏书、藏品与人格、人品高度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