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四明周刊·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2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橡 子

  仇赤斌

  

  鄞州人把橡子叫做黄壳落果,北仑人则称之为泥柴树果,因为它的果子上端“戴着”一顶小帽子,呈棕黄色。它是栎树的果实,因形如蚕茧,又称栗茧。

  橡子是一种粮食,比水稻、小麦还要古老,人类食用橡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橡子一直是很多山区人民的主要食物。唐代张籍有诗云:“岁暮锄犁倚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唐代皮日休有一首《橡媪叹》,写道:“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由此可见,在唐代橡子就是民间的一种粮食。

  安史之乱时,诗圣杜甫为避战乱,生活狼狈,曾采橡子为食。《新唐书·杜甫传》有言:“客秦州,负蕲采橡栗以自给。”杜甫自己也毫不避讳,在诗句中曾有提到,长诗《北征》中说:“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他把橡子的颜色描绘得很到位。

  橡树全身是宝。其木材坚实、耐腐性强,可制作家具、农具和其他建材。橡木烧出的木炭,火力旺盛,经久耐烧。橡树皮和橡子壳含有丰富的鞣质,是工业上提取栲胶的好原料,又可作纺织工业浆纱用的原料。橡木就是烂了也有用,腐朽后可用来培植出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的香菇和黑木耳。

  人类主要还是为了食用橡子的果实,其内仁如花生仁,含有丰富的淀粉,含量可达百分之六十。可以酿酒,一百斤橡仁可酿五十五度的白酒二十公斤左右。一些橡子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需要加以处理,否则口感苦涩。其中白橡木的青橡子口感最好,有点甜,因为其单宁含量低,可以生吃或烹调。加工时,长时间烧煮并换水以去除所含的单宁,煮熟以后就能直接吃了。我还吃过炒制的橡子,开了口的,用指甲剥开即可。如果是闭合的,则要用小榔头来砸,砸时要掌握好力道。若是用力过猛,里面的果肉就会被砸成粉末。原味的橡子,有点花生之味,但细品,更接近板栗、榛子的味道。

  橡子也能和面,橡子面粉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味,很是独特。橡子经过采集、晒干、除壳、水磨、过滤、沉淀、水漂、脱色、脱涩、自然晾干、撵细等一系列工序后,可制成橡子淀粉。用橡子粉加水,充分加热搅拌,可以熬制出外形如豆腐的美食,有的地方称为橡子凉粉。凉拌、素炒或是和肉末炒,都是好味道。用刀将橡子豆腐切成薄片,加些葱、蒜、辣椒炒一下就出锅,香气四溢,看起来黄绿相间,细品之,滑嫩中带些柔韧,有股淡淡的涩味,让人回味无穷。有次去丽水,用橡子凉粉做的菜,吃了不少。

  橡子含有独特的生物功能因子,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可入药,能治泻痢,促进骨骼生长。对美容润肤也有显著作用,是近年来国际上风行的绿色食品。遇上了,不妨多吃点。

  我儿时常把橡子当作小陀螺,在八仙桌上转着玩。当时的供销社收购橡子,小学和初中时学校会组织学生去采摘橡子,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除了采摘,就权当是秋游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