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程 摄 |
六旬老簟匠陈杨芳的 本报记者 黄程 杭州湾报道组 杨晶 筅帚、淘箩、杭州篮……这些以前常见的竹器,正伴随着塑料制品等的广泛使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在杭州湾新区庵东镇七二三大街97号,有一家名叫陶山杂货店的竹器店,店主陈杨芳是一位年过六旬、从业近半个世纪的老簟匠。 1968年,陈杨芳到余姚陆埠拜师学艺的时候才15岁。陈师傅回忆,他们起先只是跟着做,一些关键的技巧得眼尖,看着老师傅们的手势,然后自己反复琢磨,不断实践,如果这样下来还不得要领才向自己的师父请教。 余姚是稻区,一年要种两季水稻,相应的竹器需求量也大,四明山又有着丰富的竹子资源,就地取材极为方便,这让陈杨芳他们一班人总有干不完的活。由于当时都是泥地,簟的使用很频繁,坏得也很快,所以陈师傅他们5位簟匠师傅往往可以在一个生产队待上1个多月,每天在不同人家里轮流吃饭。和当时别人记工分不同,师傅们的活都是当天现金结算。陈杨芳记得,自己那时一天的收入是一块五毛。 “是否会劈篾是衡量一位簟匠的基本功。”陈师傅说,根据所编竹器种类,劈成不同厚薄、宽窄的细篾丝或篾片待用,比如打篾席就需要劈成8层篾,竹箩则只要4层即可。陈师傅表示,标准的簟匠师傅必须会劈8层篾,而且每层篾得调匀,不能厚薄不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出师,而这个功夫一般需要三年以上甚至更久,再跟着学上七八年,才能拿得起普通的粗糙活。 记者在陈师傅的山货店里看到,一间小小的店面,到处都是他的成品:墙上挂着编好的米筛、菜籽筛、粉匾、晒花笪、团箕,屋檐下吊着一排竹篮,墙角放着楸笼、土箕,柜子上摆着筅帚……但是在他看来,只有那些会做“幢篮”“梳头篮”的前辈才叫上等师傅,而这些器具都是过去大户人家定制的,手巧的师傅也需要花上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每当想到这些,我就会跑到余姚博物馆,看看那里陈列的前辈们制作的精美竹器,即使时隔久远,也能感受到每件器物上面流淌的温情。”陈师傅说。 今年已经63岁的陈杨芳依旧在不断学习创新。前几年,陈师傅和几位同行一起设计了一种长方形的菜篮子,编的是梅花缟,用了两个提攀,后来样品通过上海海关送到了日本。精致的手艺、典雅的造型,使陈师傅不久就接到了每月1万只的订单。无奈陈师傅每天最多也只能编4只,而附近会这门手艺的簟匠师傅也寥寥无几,订单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死心、细心、恒心是我们这行必备的心理素质,一定要多动手多实践,然后才是自己的悟性,这是一门硬碰硬的手艺,东西的精粗摆在那里,大家一看就知道。”下午五时左右,陈杨芳开始整理堆在地上的工具,劈篾刀、刮刀、卷刨、戗凿、鲁班尺、手动钻子,一一归类后放入自制的木箱。这些跟随自己近半个世纪的工具,以后是否也只能供人回忆,陈杨芳不得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