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怡 在我的乡下老家,孩子不听话会被长辈告知:“再不听话就让老背背带走,不给吃的,不给穿的。”在没有童话教育的环境里,我们老家的很多孩子接受的就是这种带有明显恐吓色彩的警示教育。难道“老背背”就是西方文艺作品里常见的“女巫”形象?虽然大家不知道如何具象化这个“老背背”,但是孩子们此后的言行都会有所收敛,警示教育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无独有偶,虹影在新作《米米朵拉》最后“鸣谢”的篇章里提到,女儿顽皮时,她会给她讲述关于孩子失踪过着悲惨生活的故事来吓唬她。她也坦承,一个跟孩子失踪有关的故事成了《米米朵拉》的创作之源。《米米朵拉》是虹影的首部奇幻作品,与《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等之前作品中的灰冷风格截然不同,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在寻找中得到成长的文本。故事脱胎于社会现实,又以满是东方魔幻色彩的形式来填充血肉,使读者随着米米朵拉一起穿越虚拟时空,来完成一趟惊心动魄的成长之旅。 阅读小说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被虹影文字营造出来的魔幻场景所吸引,总会不自觉地去比对这些年好莱坞电影工业模式下创作出来的那些奇幻的魔幻作品。主人公米米朵拉的穿越之旅源于妈妈的突然失踪,紧接着她进入了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让活人极度恐惧的虚拟冥界,并穿越到莫卧儿帝国阿克巴大帝统治的古印度。找齐五样东西:乐土之魂、精灵之毛、阳气之水、阴气之汁、绝世宝石,也许就可以找回妈妈。在这一趟提心吊胆、惊心动魄的穿越之旅里,娃娃鱼、几维鸟、大力士、小矮人、希瓦、马可船长、猫家族、阿克巴,在与米米朵拉的交集里,轮番上演着充满人性的故事,也正是在接二连三、起伏跌宕的历险过程里,米米朵拉获得了身心的成长。 “如果人只能从尝试的后果中进行学习,如果没有人教给孩子们怎样游泳,没有人教青少年怎样开车,如果学医的学生只能凭借从成功和失败的后果中来掌握必须技能,从而为患者做手术,那么人类生存的希望就会很小。”美国社会认知理论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认为,行为由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决定,但是,行为既非由单一力量决定,也非由两种力量简单叠加决定。妈妈忽然间失踪了,作为孩子的米米朵拉和很多常人一样表现出了该有的恐惧、焦虑和孤独感,但是,她一直在用妈妈平时传达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去探索着寻找妈妈。虹影虚构的寻找之旅的很多细节,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在人格养成过程中可以探索性地习得勇敢、理智、诚实、自信、友爱、利他等正向的人格特质,来抵御恐惧、焦虑、孤独、胆怯、自卑、无助、自私等负向人格特质带来的成长伤害。虹影通过幻想世界为米米朵拉设置了一系列的困难,也许正是在向她心目中的第一读者———女儿告白:亲爱的,成长的路上,你终将一人面对。母亲的爱,就是让你有能力离开。 看完小说,仍有一定的混沌感。除了关注儿童身心成长外,《米米朵拉》的余韵还有很多,值得大家细细品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