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晓燕 老话是介讲:“带鱼吃肚皮,闲话讲道理。”阿拉靠海的宁波人,吹的是海风,吃的是海鲜,讲话也带海鲜味。6月1日起,东海全面进入一年一度的禁渔休渔期,根据作业渔具和捕捞方式的不同,休渔时间分别为3个月和3个月半。这件事跟阿拉爱吃海鲜的宁波人大有关系哦。 老宁波人人晓得,老底子宁波城里多的就是各种海鲜。别的不说,就拿那种到处都有的脚踏三轮货车来说,全国其他地方不是叫三轮车,就是叫运货车,只有宁波人称其为“黄鱼车”。不用说,当然是运黄鱼派用场啦,只有黄鱼多得“造反”的地方,才会有这种名称;也只有黄鱼多得“造反”的地方,才会有许多跟黄鱼搭界的老话。 例如,一个人脑袋生得特别大,就叫他“大头黄鱼”;一个人经常生病脸色黄,就叫他“生病黄鱼”;窝工无活可干,或者偷懒睡觉,就说这人在“晒鲞”;事情多得要命,恨不得分身去做,就说这人要“掰(音“拍”)鲞”咧;大家一起出力,有人独占好处,叫做 “小黄鱼独吞”;汽车半路搭客,司机私落票款,叫做“抲黄鱼”…… 宁波传统的十大名菜中,用黄鱼做的就占了四只。头块牌子是大汤黄鱼,也就是咸齑大黄鱼;此外,还有海参黄鱼、苔菜拖黄鱼和腐皮包黄鱼。那时候没有冰箱,黄鱼实在太多来不及吃,还要腌腌其做咸黄鱼,晒晒其做黄鱼鲞。 黄鱼多到啥程度?说出来你也许不相信:上世纪40年代,有舟山渔民参加朋友的婚礼,居然送了300斤大黄鱼胶作礼物!注意,不是大黄鱼,是大黄鱼胶!直到上世纪70年代,宁波城里有人结婚打家具,还用大黄鱼胶作橱板的黏合剂呢。 但是,令人遗憾和痛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多得“造反”的大黄鱼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时至今日,要寻找一条真正的东海野生大黄鱼,其难度已如大海捞针。渔业资源的萎缩有多种原因,但最主要的就是长期无节制的过度捕捞,远远超过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大黄鱼不过是其中一个突出的受害者代表。 为养护渔业资源,恢复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20多年前开始,浙江省开展了东海伏季休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依然有人只顾眼前利益,在休渔期还偷偷捕捞。尤其是一些无证无照、非法捕捞的渔船,和非法经营户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肆无忌惮地滥捕滥捞。过去一条船携带蟹笼三四千个,现在竟携带几万个甚至十多万个。还出现“灯光围捕夜如昼,渔网细密如纱窗”的“断子绝孙”式作业方式。 一到晚上,几百条渔船亮起无数盏强光灯,照得海面耀如白昼。鱼儿有趋光性,一见到光,便统统自投罗网。舟山的渔民曾告诉我,从前老祖宗定下规矩,渔网的网眼大小都有明确规定,只抓大鱼漏掉小鱼,所以鱼类能够生生不息;现在渔网越织越密,纱窗似的大网,地毯式的拖捕,不管是大鱼、小鱼、鱼子、鱼孙,甚至连鱼卵都一网打尽!事实的确如此。笔者在宁波好几个菜场内,都多次见到像筷子般粗细的带鱼孙子,调羹般大小的鲳鱼孙囡,让它们“长大成鱼”难道不好吗? 我们殷切希望,在禁渔休渔期间加强执法力度,真正让鱼虾蟹贝们休养生息,让东海恢复生态平衡,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