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沙岭 近期,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因为新的校园规划,要求校内几间提供廉价便利服务的小商铺迁出校园。一些学生认为,此举不仅影响师生的便捷生活,也会对在校已二三十年的摊主生计造成影响,呼吁校方“小心呵护那些漫长历史中生长出的人情与文化”(6月1日澎湃新闻网)。 历史是由细节与人文构建起来的。但在现代生活中,过分强调理性逻辑:“开发”“建设”“发展”“文明化”“都市化”,似乎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通向更好的未来。于是,城中村成了脏乱差的代表,无数小人物的青春奋斗,可以忽略不计;古建筑成了破败的代名词,每一块砖头瓦块上镌刻的历史记忆,可以用全新的仿造代替;福利社区是计划经济和老企业的产物,邻里坐在一起拉家常的熟悉感,并不被在意……而事实上,人才是现代化的本质,安放人的情感,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学生对于一所学校的留恋,可能是食堂里一道听起来蛮奇葩的饭菜,可能是一个个性十足、“斗争”过无数次的宿管阿姨……偏偏不见得是校园文化墙上那一年一个台阶的“科研成果”和新大学城里那一栋栋无比气派的新大楼。如果大学简单地拿起剪刀,将一切关于记忆的“旧东西”粗暴剪掉,显然也剪断了学子与大学最亲近的情感脐带。 时代终究要进步,但进步绝非一次次另起炉灶,将原有的基因与记忆全然抛弃。人情与文化,不是文明的包袱,恰恰是文明传承最好的载体。一些主观性“造城”失败,正是因为丢掉了人情与文化的内核。不管是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还是一所大学、一家企业的内部建设,都应该给“敬畏传统”留下一个位置。如果能够站在更高角度,从群体情怀的层面出发,一定可以拿出既能改善环境、又能传承人文的更好“规划”。这从来就不该是一个“有你没我”的选择,而应该是一种“有你有我”的融合。 一个小小的修鞋摊,在校长看来可能确实“可有可无”,“拆了也就拆了”,但它毕竟是“漫长历史中生长出来的东西”,还真不是想有就马上可以有的。希望学子的呼吁,能够唤醒决策者建设豪情中的人文情怀和传承历史的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