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朝霞 海曙记者站张立)日前,随着社区文明创建提质和“四周边两部位”治理行动双双启幕,海曙区委宣传部召集区城管局、物业办及各街道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问诊”小区管理。 “海曙的很多住宅小区建设年代早,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老龄化程度高,物居矛盾纠纷多,毁绿种菜、大宗垃圾乱堆放,牛皮癣‘死灰复燃’、乱搭乱建乱扔等不文明行为多发。”会上,一些街道负责人说,无物业小区管理缺位,有物业小区也常常因人力财力供给不足遭遇管理“停摆”,进而影响着文明创建进程,拉低了居民满意度。 该如何疏通老小区管理“肠梗阻”?与会人员认为一些“他山之石”值得推崇。2010年起,白云街道采取保洁外包的方式,将12个老小区的乱堆放、乱粘贴涂写、乱倾倒“三乱”处置权交给专业保洁公司,制定了“牛皮癣”5天为周期清理,装潢垃圾1天至2天为周期清理的制度,同时对物业公司实行考核奖励机制,此后小区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江厦街道城隍庙商业社区内有条“垃圾走廊”,一遇雨天,路面积水严重,再加上周边酒吧餐饮居多,导致雨天积水、晴天发酵恶臭难闻。商业社区多次召集物业、经营户等协调,最终敲定由关联的5家单位共同出资,对路面进行彻底维修。事后,商业社区跟进制定了《城隍庙商业社区商户公约》,分别对楼宇企业、市场商场、背街小巷沿街商铺等各类社区“居民”建立公约。 会上大家提出了众多建议:社区内的大宗垃圾统一交由第三方公司处置,对小区物业实行奖励机制,激发物业履职积极性;扶持垃圾循环利用的企业进驻海曙区,消化小区内部分大宗家具垃圾;加大社工的法律法规培训教育,让社工在处置毁绿种菜等事务上有底气;恢复设置社区卫生主任一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