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 欣 通讯员 徐华良 奉化记者站 黄成峰 近日,记者在奉化市大堰镇岭下村看到,连片种植的茄子开始挂果,很快就可上市了。村民胡碎良指着自己种的两亩高山茄子,脸上写满了笑意:“这批茄子由农民沈国军包收,万把元收入笃定有。” 早在几年前,锦屏街道农民沈国军创办起奉化市凌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一家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日销名优农产品6万元。去年年底,沈国军获悉大堰镇有大批高山上的山坳田面临抛荒的危险,农民守着土地致富无门。为精准扶贫,沈国军与大堰镇农办联系,当即在该镇建立了60多亩马铃薯基地,并承诺种出来的马铃薯全部由他按市场价包收。此举为农民增收带来了希望。大堰村农民王明江种了15亩马铃薯,以每公斤3元至3.6元的价格卖给沈国军,收入5万多元。 扶贫扶到点子上。今年4月25日,沈国军将自己繁育的5万多株冬瓜、南瓜、茄子、尖椒等秧苗无偿提供给大堰镇的大堰、柏坑、岭下、蒋家山头、赵岙等村的农户种植,面积达80亩。沈国军还请来奉化市农技服务总站高级农艺师张成义担任技术顾问,指导农户种植高山蔬菜。其中,在赵岙村,村民陈立波种植的30亩高山冬瓜目前长势喜人。 最近,沈国军又花了3万元从韩国和山东引进萝卜、大白菜种子,无偿分发给大堰农民种植,计划种植面积上百亩,再为山区农民致富出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