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宝泰在演示搪瓷修补技艺。 (张立 摄) |
海曙记者站 张 立 通讯员 王瑾琛 本报记者 陈朝霞 在海曙区白云街道安丰社区,黄宝泰可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能人,凭着年轻时学到手的搪瓷修补技艺,如今年近七旬的他仍然拥有众多“粉丝”。谁家的搪瓷物件或是瓶瓶罐罐“破相”了,黄宝泰准能修补如新,而且,所有的修补都是免费的。 黄宝泰曾是海曙区房管处的一名钣金工,主要接手维修房屋的雨水管、金属檐沟等等。“我参加工作是在1962年,也是在那一年单位组织的便民服务活动中,我第一次用自己的手艺帮助了别人。”黄宝泰回忆道,那个年代,耐用的搪瓷脸盆、搪瓷杯、搪瓷碗等可是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品,因为使用频繁常有破损,所以在便民服务中黄宝泰从不缺“顾客”。“从那时起,一年两次的便民服务,我场场参加,而且每场前来补搪瓷的居民会排起长队。”黄宝泰面露自豪地说。 随着时代发展,黄宝泰的这门便民手艺渐渐被“冷藏”。“如今,搪瓷物件正淡出人们视野,用的人越来越少了。”说话间,黄宝泰就拿出曾经使用过的搪瓷修补“三件套”,他表示收着这些工具一来留个念想,二来偶尔用来修修补补。其实,黄宝泰珍藏的几件工具也蛮普通的,一把磨光机,一把锉刀,一件电烙铁以及药水和锡条,但就是这些看似古旧的工具带给黄宝泰许多快乐和满足,它们见证了黄宝泰曾经乐此不疲帮大伙修补搪瓷物件时的成就感。 “退休后,有一段时间未重拾手艺,感觉社会不再需要搪瓷修补了。”黄宝泰说,直到有一次,一位大阿姐拿着断为两截的烛台上门来求助,他“重出江湖”。经过修补,这位大姐接过完好如初的烛台连声夸赞,并表示要在社区多宣传黄宝泰的好手艺。 果不其然,黄宝泰的名声很快就在社区传开,居委会也邀请他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少老居民还在用搪瓷物件,黄师傅的手艺是个宝,可以帮需要的居民修补家用搪瓷品,同时黄师傅还会修补其他不锈钢物品。”安丰社区党委书记陈赛花说,眼下社区一有志愿便民服务活动,黄宝泰肯定是“座上宾”,而且找他来修补的居民还不少。在最近的一场端午节便民服务中,黄宝泰自带工具和原材料,一下子修补了近40件物品。 为此,黄宝泰和社区有个约定,坚持义务参加一年两次的社区便民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平日里有居民需要,也可以上门维修。黄宝泰坚信,只要仍有居民使用搪瓷物品,他就还能发挥余热。 尽管一些手工老行当已经渐渐消失,但黄宝泰作为一名搪瓷修补匠一直在坚守老底子的手艺活,并乐于奉献。“先把毛边搓光滑了,然后嵌上铁皮,再擦上一层调剂过的盐酸,最后用锡焊……”看到黄宝泰拿着工具一步步演示搪瓷修补过程,似乎也看到了一种美好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