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城古县城西区一角。(徐欣 摄) |
本报记者 徐 欣 通讯员 王 瑜 黄利军 借国家棚户区改造的东风,慈城古县城810户居民有望实现安居梦,住进新房。上月,慈城镇启动了古县城西区棚户改造项目。此次棚改区域共分成6个区块,项目总占地面积33.3万平方米。 慈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棚改采取“自主+竞争”模式。推动棚改可以让区域内的广大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同时也可以提升慈城整体的形象和品质,棚改的好处毋庸置疑,但惠民政策要真正落地,还得区域内的群众说了算。为顺利推进棚改,慈城镇从各部门、社区抽调近30名干部,分7个棚改调查工作组,挨家挨户走访排摸居民棚改意愿、细致入微地讲解宣传棚改政策。 第一小组成员李俏一负责的是南门村的华联新村及周边区域。华联新村紧邻华联菜场,是慈城古县城西区较为核心的区块,也是人口比较集中、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区域之一。华联新村房龄已有20多年,由于没有物业,乱堆放和房屋管线问题异常突出,电线纵横交叉、老化严重,生活污水直排、垃圾乱扔现象较为普遍,“脏乱差”的居住环境给住户带来了许多的生活不便。此次慈城镇棚户区改造就将华联新村的130户列入改造范围。 下午5时,白天的暑气还未消散,李俏一和同事们爬上五楼,脸上、背上早已沁出了汗滴。“阿宁姐好,晚饭吃过了吗?最近慈城镇在进行棚户区改造,华联新村也划进了,阿拉现在来问问你们愿意拆迁改造吗?”李俏一笑着敲开了房门,直截了当地向阿宁姐问道。 “拆迁总是好的,房子这么破,你们不拆我也是想卖掉了。”“阿姐,这次改造是你们改善居住环境的好机会,否则以后也不一定再有机会。”披着余晖,李俏一和组员们走向下一户居民家。 李俏一所负责的区域里,大部分业主和阿宁姐一样有改造意愿,但偶尔也会有“钉子户”。“阿拉在这里住得好好的,年纪大的人就是图个方便,搬来搬去太累。”华联新村一位老年住户没好气地说道。“老阿姐,这次棚户区改造机会多好,你们这里方便但是环境比较差,下水道还老是堵塞,改造后你们可以住进干净整洁的小区,也让你们的晚年省心了。这是我们的棚改宣传册,您看看……”工作人员小汪耐心地解释着。 同时,慈城镇还通过激活基层党员干部和党组织,把棚改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一把标尺,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自觉在工作中践行“两学一做”。该镇组建由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性强的联村干部为主的“德润宣讲团”,结合棚改政策,开展“两学一做”宣讲,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合力推进区块棚改。 7月1下午,南门村村委会里挤满了全村的党员和南门服务站工作人员,慈城镇青年联村干部、拆迁办副主任滕勤杰按照“两学一做”宣讲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给在座的党员讲解棚改政策。“当前,我们党和国家为实现广大群众的宜居梦,出台了很好的棚改政策。好政策光在纸上不行,要真正让被征收户享受到实惠,我和在座的各位党员都有义务把政策宣传好……” 为确保棚改工作顺利推进,慈城镇还在辖区范围内通过横幅、海报、手册等各种形式营造棚改良好氛围;同时,建立棚改业务联系微信群,有问题及时反映,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群里第一时间解答,既鼓舞工作士气,又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工作进度已完成入户调查摸底阶段,城拆1号、2号地块及农拆1号、2号、3号地块将相继启动测绘、评估和确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