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洁员成“国宝级匠人”的启示

  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保洁员新津春子最近成了中国互联网的“网红”,这或许跟她出生在中国的混血身份有关,但笔者以为,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网民是有感于新津春子从一个社会地位看似不高的职业成长为日本“国宝级匠人”的敬业和专注,这与时下倡导的“工匠精神”不谋而合,耐人寻味。

  新津春子的“匠人精神”,最直接的表现自然是其把保洁工作做到极致的态度。说起来,“把事情做到极致”可谓是一句“烂大街”的话。一件产品是否达到极致,可能有一系列技术性指标,但一项服务呢?新津春子是将其做成“技术活”,正如文章中所提到的“去除每一种污迹要选择适合的化学洗剂和工具‘对症下药’”。在日本放送协会(NHK)制作的《行家本色·专业保洁员》纪录片中,有一段新津春子清洁机场饮水台场景:薄薄的一层彩色油污,却先要用碱性清洁剂去油,再用强酸溶解漂白粉,还得考虑不锈钢饮水台本身的不耐酸属性,控制强酸的停留时间,一旦损害了不锈钢面,“就没有意义了”。只有专业,才能做到极致,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贪婪地探索技术”。

  那期纪录片中,新津春子提到了成为“行家”的另一个秘诀,即“用心”。在一些人看来,除了明显脏乱差外,卫生在很多情况下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事情”。新津春子却认为:“怀着一颗亲切的心,用心考虑的话,会发现很多事情。”新津春子的“心”起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职业精神,除了不要仅仅为了去除油污而伤及饮水台的不锈钢面,更重要在于,作为保洁员,“如果弄不掉,会觉得不安心”;二是用心,在新津春子看来,保洁并非没有垃圾那么简单,而是要考虑很多工作之外的事情,比如小朋友会在地上玩耍,所以就要时刻注意地板上的灰尘,因为孩子的体质弱。

  从新津春子的经历中还可以看到,要“匠人”或者说“工匠”成为一种引领,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比如,来自职业的认可。据介绍,日本保洁员要经考试获取资格,而新津春子承认,正是这种制度使她有了目标,于是保洁员就不仅仅是一个清扫垃圾的概念,而是变成了“专业人士”。此外,还有社会的认可。仅就日本放送协会制作的纪录片来说,专业保洁员只是其“行家本色”系列的一期,自2006年起,该协会就制作了一系列各行各业的“行家”纪录片,在展现这些人独具特色的工作技艺,为他们赢得更多社会认可的同时,也不断地传达着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意思的是,去年“五一”,央视播出了8位“拥有顶尖技术的一线技术工人”的《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后,一些网友就惊叹,“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存在”。个中感慨,真值得好好思考了。(有删节)

  来源:7月5日《南方日报》

  作者:子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