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1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人与旧上海报刊

  旧上海报刊(王静 供图)

  王 静          

  

  1843年,上海正式开放为通商口岸。此后的上海滩成为旧中国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一个以车水马龙、消息灵通两轮接轨现代都市的动感地带。借得动感地带的都市语境,海上宁波人把握风起云涌的时代机遇,创刊办报。本文试图从报刊的视角,展现宁波人闯荡上海滩的情景。

  一、综合报的是是非非

  自晚清始的百余年间,宁波人参与时政综合性报纸的创刊与出版,至少有《天铎报》《民国新闻》《申报》《时事周报》等。其中《天铎报》是宁波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张报纸,由宁波同盟会会员陈训正创办。

  1910年3月11日,陈训正聘请同乡洪允祥任主笔,出刊《天铎报》。7年前,陈训正创办的《宁波人白话报》,除在上海发行外,还在宁波设分发行所。翌年初春,陈的堂弟陈训恩寄寓《天铎报》社,替该报结婚请假的戴季陶代笔撰文。年轻的陈训恩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布雷,浙江慈溪人。

  辛亥革命胜利,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用英文撰写“对外宣言”一文,由外交总长携沪发表。此事被《天铎报》总经理获悉,提请让陈训恩试译《宣言》一段,后见陈译文流畅,遂令翻译全文,翌日刊发。《天铎报》首发“外交宣言”,名声大震。《民立报》编辑徐天复看到后,对社长于右任说:“此文乃为《天铎报》捷足先登,可惜可惜”。此后,陈训恩以“布雷”署名,在《天铎报》每日撰短评两则,每十日撰社论三篇,与当时在甬城的《朔望报》呼应,使《天铎报》成为推翻清朝专政、建立共和的重要舆论阵地。陈布雷还担任过《商报》编辑主任。其撰写的时事评论,与中共主张的观点相符,因而被《向导》周刊转载。时任中共领导人萧楚女曾致函《商报》,赞扬主笔的革命精神。此乃辛亥革命前后,宁波人与上海旧报刊的一些逸事。

  此外,陈布雷还先后担任过《时事周报》《时事新报》主笔,合办《新生命月刊》。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担任《申报》馆顾问兼常务董事。《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的综合性报纸。参与《申报》编务、撰稿的则有王任叔、冯都良、冯宾符等甬籍人士。

  1922年5月2日,上海《文学旬刊》主编郑振铎收到浙东奉化大堰村的稿件,作者署名“任叔”,文题为《对一个散文诗作者表一些敬意》,文章是对诗人徐玉诺的诗歌评论。读过全文,郑振铎立即决定将此文刊登当月11日的旬刊上,并在文章后面加了一段很有分量的按语。由此,王任叔与上海的报刊结下不解之缘,15年内发表了800余篇作品。1938年,王任叔出任《申报》自由谈主编,发起了文艺界“鲁迅风”的争论,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一段佳话。此外,王任叔还主持《译报·爝火》与《译报·大家谈》编辑工作。

  冯都良先后任《商报》编辑、总编辑,《商报》停刊转入《申报》馆工作,不久出任主笔。1945年,《联合日报》创刊,冯宾符出任总编辑。参与该报编务的还有同乡郑森禹,这是一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办报刊。之后,冯宾符还参与了《解放日报》的创刊,时为1949年。与综合报结缘的宁波人还有唐弢与刘以鬯。唐弢与柯灵合编过《周报》,后被禁转入《文汇报》,主编副刊《笔会》;刘以鬯出任《和平日报》总编辑,该报创刊于1946年元旦。

  之前的1940年,《民国新闻》创刊,浙江慈溪人穆时英主持了该报的面世。由作家成为报人的穆时英曾主办过《中华日报》的副刊《文艺周刊》与《华风》。接任《国民新闻》主编后的1940年6月28日,穆时英被刺殒命。

  二、休闲报的热热闹闹

  纵观上海报刊史,旧上海还有大量被学究称作休闲娱乐性的新闻纸(简称小报)。小报跨越了晚清和民国两个历史时期,历经半个多世纪,形成了包括晚清文人、鸳鸯蝴蝶派文人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部分海派文人的庞大小报文人群体。这一文人群体中有不少是宁波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冯梦云与苏青,前者创办小报,后者是小报作者。有意思的是,两人还打过“笔仗”。

  旧上海的《晶报》《金刚钻报》《福尔摩斯》与《罗宾汉》,被誉为小报中的“四大金刚”。原来时政综合报的是是非非已足够热闹,小报的崛起又添了“一把火”。如1933年元旦创刊的《明星日报》,刊登了“电影皇后选举大会”消息,除了沦陷的东北之外,全国各地都有读者参与投票,且屡次出现伪造选票等,轰动黄浦江畔。胡蝶当选第一届“电影皇后”之时,正值淞沪抗战不久,媒体又发出了“救国”的号召……“选美”活动的策划人之一,就是《大晶报》创办人,宁波人冯梦云。

  如今,上海图书馆馆藏有365种上海小报。宁波人通过编务、撰稿等途径与小报结缘,并在中国小报史上创下了“一人创办三报”“一报日出三刊”等记录,而专门为小报撰稿的作家们,有的闻名上海滩,有的成为鸳鸯蝴蝶派代表……他们构成了海上宁波报人的群像。其中冯梦云先后创办《大晶报》《铁报》《太阳报》,一人办三报成为上海小报史上的奇迹;“八一三”淞沪会战的爆发,为了让上海市民了解更多的战况,《大晶报》日出早报、午报、晚报三份,成为中国报界空前的创举。

  宁波报人的群像中,还有一专门为小报撰稿的群体,其中苏青、冯元祥与冯玉奇颇有影响,他们仨似三足鼎立,立于海上小报小说的潮头。此外,徐讦、唐弢等作家的散文、随笔亦多刊于《立报》等版面;周信芳是《戏世界》的特约撰稿人,唱的是世间恩恩怨怨,写的是世间爱爱恨恨。

  三、文艺刊的花花绿绿

  据记载,1919年至1949年出版的中文文艺期刊有657种,这些色彩缤纷的期刊,也频现宁波人的身影。

  《东方杂志》是影响最大、刊龄最长的综合性杂志。该杂志由宁波的鲍咸恩、鲍咸昌兄弟与宁波人的女婿夏瑞芳合办,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该杂志的宁波作者至少有王任叔、徐讦、唐弢等,冯宾符与《东方杂志》的关系颇为紧密,先担任杂志的校对、作者,后又参与创办《世界知识》杂志,由此冯宾符被誉为我国现代杂志编辑的先驱。

  1941年4月诞生的《杂文丛刊》,是孤岛时期上海杂文家发表作品的阵地,由唐弢与柯灵创办,唐弢还担任过《文艺界丛刊》的编辑。初到上海的徐讦先在林语堂的《论语》(半月刊)发表小说,后出任《人间世》编辑并主编《作风》一刊。

  此外,王任叔创办了《鲁迅风》,此为上海沦陷时创办的一本进步刊物,冯梦云既任编辑,又做发行人,邵荃麟等两位宁波籍作家支持该刊出版。这前后,王任叔先后创编、主编或合编的期刊有《大陆》《人间十日》《救亡日报》等,其中编辑的《每日译报》负责人为宁波作家楼适夷。楼适夷自1927年从事文学活动后,除在《创造日》《洪水》《太阳月刊》《语丝》《萌芽》《拓荒者》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还参与左联机关刊《前哨》《文学导报》和《文艺新闻》的编辑。“孤岛”时期的楼适夷还与许广平等共同主办过《奔流新集》月刊。此前,楼适夷、王任叔分别与人合编《少年先锋》《中学生生活》等青少年专刊。

  1934年,宁波画家陈秋草与方雪鸪共同编辑了《美术杂志》月刊,该刊作者中有宁波籍画家潘天寿;而在10年前,陈之佛被特聘为《东方杂志》等书刊的装帧设计师;同期,周信芳是《梨园公报》《半月戏剧》等戏剧专刊的主要作者之一。

  当宁波画家彩笔挥洒之时,实业界的宁波人开始总结他们的创业经验,其中1920年创刊的《钱业月报》,由执掌上海钱业公会的金融家秦润卿倡议创办,并动议其秘书、同乡魏友棐担任主编。魏友棐曾参与创办《文汇报》,曾为该报主撰经济评论。《钱业月报》后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研编《上海钱庄史料》的基础期刊,为该刊撰稿的还有宁波人冯以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