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月祥在讲座中(章笑笑 摄) |
姬联锋 章笑笑 整理 航海文化是海员的文化 什么叫航海文化?航海文化是海员在航海活动中,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不断得到发展的总和,它是属于国家、民族的文化。航海文化就是海员的文化,因为只有通过海员才能激发出这样的文化。 船舶建造以后要出厂,这个仪式包括几项活动,第一为船舶命名;第二祈祷。祈祷这个人是谁?过去一定是社会上有地位的女性,男人是不好去做这个事情的,这就是遗留下来的习俗。 我跟大家讲个笑话。我们公司有个总裁,他非常喜欢为船舶祈祷、命名,去年又在微信中发了这么一条信息,又要去祈祷、命名。我就问他带了太太没有?他告诉我,“船长,现在我们讲究创新,现在就是男人去做这个事情。”我打了三个哭的头像给他。航运公司的老总都不知道航海上的习俗,中国的航海文化确实需要重视。 航海文化十分丰富,其中就有充满航海风情的旗帜和各种绳结。绳结已应用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如我鞋带打的这个结,是非常简单的,我们还能够打丁香结、随手结等,这是航海文化的具体体现。 航海文化还包括大量的航海实践累积后形成的海上规则和航海教育。假设我装了一船货物,货物被海浪打湿了,货肯定要赔,赔必须要有规则,这些规则现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法规。航海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不经常培训,永远跟不上知识的更新。 海员体现了工匠精神 现在大家经常讲大国工匠,提倡把自己的工作从开头做到底,从中获得快乐,然后变成一个卓有成效的匠人。工匠精神,第一是乐趣和热情,第二是坚持不懈,我们的海员也体现了这样的工匠精神。我们开一个现代化的船舶,船上只有21个人,很单调,都是同性,我们敢于直面人生,承受寂寞、孤独、枯燥的航海环境。 但是,今天在我们的航海活动中依然保留着一些不好的习俗,类似“女人上去了要翻船”这样的说法依然盛行。世界上只有中国不让女性开船,这跟STCW公约是有冲突的,STCW公约鼓励女性参加航海活动,我们目前还没做到。 过去女性到船上工作的确不方便,但现在船舶上的环境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每个海员有一个套间,套间里面有卫生间,电冰箱等电器也齐全,哪怕是最底层的海员都一样。2009年以后造的船都有这样的设施配置,这样便于女性参与航海。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个很有道理啊,外国的船就是这样。他们能够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这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你每天不愿意做的事叫工作,孜孜不倦做的工作才叫事业,只有把事业当成工作才是职业,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我一辈子从事的就是海上职业,在海上我干了30年。我们海员的提升是相当慢的,一个实习生从大学毕业做到船长的话,至少要12年,比培养一个民航机长都困难。 为海洋强国梦而努力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贸易;谁控制了世界的贸易,谁就控制了全世界。西方哲学家早就提出了“航海强,国家强;航海弱,国家弱”的概念。 我们的商船驾驶到国外去,赚外国人的钱,这样的意义是不是很重大?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提出了航海船舶的概念,还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个要靠谁来实现?靠办公室的公司管理人员行不行?行,他们是指导、调配,但要实现货物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最后产生商品价值,要靠船。船靠谁?海员。 当前已经进入了一个世界海洋时代,但海员的重要性目前还没有为民众所了解,这就是我们的现状,而走向海洋时代必须依靠海员。现在我们提倡年轻人到海上去,并不一定要从事航海事业,但你要了解海洋,可以像美国、英国的年轻人一样,驾驶着游艇到海上去。 今天我来做讲座,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跟我胡船长一起,为宣传航海文化助力。最后我讲这么一句话,建设海洋强国的梦想不是躺在船上的美梦。如果要建立海洋强国的话,我们首先要从农耕文化中蜕变出来,要引入海权的观念。海洋强国是什么?要在经济方面、海员的素质方面、船舶的建造方面,都领先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才能称得上海洋强国。 (讲演内容来自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有删节) 主讲人名片 胡月祥 中海集运“新美洲”轮船长,该轮为中海集运悬挂五星红旗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1982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1993年3月起担任上海远洋运输公司集装箱船舶船长,至今已有26年“海龄”。2005年至2007年,胡月祥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安全诚信船长”,拥有交通部高级船长证书。出版有《海盗在前,家在后———一位远洋船长的日记》一书。 好声音 ———什么叫航海文化?航海文化是海员在航海活动中,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不断得到发展的总和,它是属于国家、民族的文化。 ———海洋强国是什么?要在经济方面、海员的素质方面、船舶的建造方面,都领先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才能称得上海洋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