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崇温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深刻阐明了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发展方向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为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而作为灵魂贯穿在这篇讲话中的,则是深刻地重申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 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我们党历来强调的基本原则,对于每一个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来说,都可以说已经耳熟能详了,但习近平这次在重申这一原则时,却从人们通常没有注意的角度去援引事实和进行论证。 首先是从我国在鸦片战争后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上,来考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振聋发聩地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来的”,据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接着是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与其它哲学社会科学的区别的角度,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随后就从是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方向和前途的角度,强调“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十分明显,从这样的视角来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更加顺理成章、更具说服力。 二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须以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为根本前提,因为这涉及到究竟以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的问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要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作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什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还具有引导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和积极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 如果当事者用以观察和解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究竟是否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连他自己都弄不清楚,或者当事者自身并不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他在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时用的是另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哪还怎么谈得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呢?所以,习近平指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地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运用这些原理的当时当地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要求。1872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强调说,《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迄今还是完全正确的一般“原理的实际应用,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886年1月,恩格斯在致爱·皮斯的一封信中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论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所说:“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贯穿于其中的,也正是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相同的道理。 实际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还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途径。在1985年的全国党代表会议上,邓小平说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本身”;而在1989年的《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邓小平又强调“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因而,“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是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的:第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一部分构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把它称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髄和活的灵魂”;第二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其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邓小平所说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本身,他所说的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说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髄和活的灵魂,从现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就是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 三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 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贯穿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例来说,通常理解为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通俗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武器。这种理解无疑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意的,但它还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的另一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包含有马克思主义“到群众中去”的过程,还包含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与“到群众中去”相互联结的无限循环。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曾经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强调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源泉,并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去指导新的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突出地表现为:我们党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大多数农民处在非常贫困的状态,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农村的面貌开始改变。可是,邓小平却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乡镇企业的出现也是如此,邓小平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那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50%的人的出路问题。“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有点功绩的话,就是中央制订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邓小平归纳说:“我们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现在我们把这个经验应用到各行各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后,邓小平又从群众和领导关系的角度总结经验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邓小平的这番话,也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须坚持人民的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 四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要坚持问题导向。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喚,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 对待马克思主义,不应该从本本出发,不应采取静止、孤立地研究的方法,而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就强调“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就是指的我们党的这个优良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实际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号召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和发扬我们党的这个优良传统,而且还身体力行地践行这个传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深入研究分析当前我国客观实际、提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例如,从21世纪第2个十年开始,在国际上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全球贸易进入低迷期,致使我国出口增速放缓;在国内则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遭遇资源环境的制掣,已经难以为继,导致经济增速下行的发展趋势。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分析了这种形势以后,和国外有些人叫嚷的“中国经济崩溃论”相反,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为此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贯穿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来把握和引领这种新常态,去夺取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以此为榜样,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所研究员) 相关链接 “两个不可替代”是激励更是责任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撰文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用“两个不可替代”高度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这样的肯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不仅是激励,更是鞭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起时代的责任、民族的责任、社会的责任。 作为党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怎么样使“两个不可替代”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可替代”,而不是顶着“不可替代”的名却在许多领域不发挥作用,甚至把阵地让给别人占领? 首先,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赶上时代”的时代责任、“明道以振兴中华”的民族责任、“涌泉相报”的社会责任,把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搞上去,使之在学术研究、理论创新、学科建设和国际交流中真正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这也就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既要敢于应对实践创新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又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的挑战,守住并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阵地。 再次,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要把坚持基本原理和理论创新有机统一起来,把总结成功经验和揭示存在问题有机统一起来,把务实精神和创新意识有机统一起来,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作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可替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