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国与欧洲的“不亲近”由来已久

  萧 莎           

  

  英吉利海峡最窄处只有33.1公里,但位于海峡两端的英国和欧洲大陆,心理距离远不止30多公里,今年6月的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清楚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英国位于欧洲而自感优越、不认同欧洲文化的心态,英国人自成一统、孤芳自赏的岛国情怀,由来已久。

  早在16世纪,莎士比亚在历史剧《理查二世》中假借老臣约翰·刚特之口赞颂祖国:“这一个造化女神为了防御毒害和战祸的侵入而为她自己造下的堡垒,这一个英雄豪杰的诞生之地,这一个小小的世界,这一个镶嵌在银色的海水之中的宝石,这一个幸福的国土,这一个英格兰……”排比诗句深情且富于气势,但咏叹的却是小而坚固的英伦岛孤悬于欧陆之外的幸福,庆幸的是英国得天独厚的防守便利。直到20世纪,连二战时期的“亲欧”派英国领导人温斯顿·丘吉尔也在演说中直言:“我们与欧洲大陆相连,但并不包容在里面。我们和欧洲同在,但不属于欧洲。”

  英国曾经作为世界头号殖民霸主统治地球1/4的领土,有“日不落帝国”之谓,英国民众的头脑里却始终飘荡着本土主义和孤立主义的幽灵,这看起来有些矛盾,颇具反讽意味。但正如英国小说家兼政治家本杰明·迪斯雷利所说:“个人有个人的性格,民族国家亦如是。”我们不妨探究一下英国这一矛盾性格的形成机制和由来。

  英国的自我孤立,起因源自多个方面,而英国与欧洲的历史恩怨是极重要的一方面。英国与欧洲大陆自古便处于紧张关系之中。且不说公元头1000年内古罗马人、盎格鲁·萨克森人和维京人对不列颠岛的轮番攻占和入侵,自11世纪诺曼公爵征服英格兰建立封建王权到现代,英国与欧洲强邻们龃龉不断,几乎每个世纪都有战争。

  英吉利海峡两岸一言不合就打仗,按下葫芦起来瓢。在此期间,一方面,英国从欧洲西北边缘崛起,发展成为西方文明中心,后又走向衰落,渐渐回归岛国本色;另一方面,漫长的战争史也塑造了英国对于欧洲大陆的戒备、警惕和不信任心理。用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教授的话来概括,那就是:18世纪以前,英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抵抗欧陆势力的侵扰和控制;18世纪到二战,英国面临的挑战是,当它忙于海外扩张的时候,如何防止单一大国控制欧洲大陆。团结和强大的欧洲大陆对于英国始终是个心病。

  这就是说,英国与欧洲大陆如果要构建靠得住的同盟关系,除了利益纽带以外,他们显然还需要编织一套全新的、突破历史记忆的、可共享的精神纽带。可是,当2011年英国媒体重提“光荣孤立”一词的时候,当伦敦前市长、牛津大学古典学出身的鲍里斯·约翰逊用“重归罗马帝国”解释欧盟的体制意义时,当英国人用一人一票做出脱离欧盟的决定时,我们分明看见英国曾经的荣耀和自矜投射在民族性格和当下现实之上的阴影:英国人忘不了自己辉煌的过去,也放不下历史的创伤和警告。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编审)

  来源:光明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