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2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晚景

  王 梁

  

  当熊熊燃烧了一天的太阳一点点收敛起炙热的光芒并缓慢向西方天际滑落的时候,夏日乡村便开启了一天中最舒爽美好的时段。

  一切都变得柔和起来,那充斥在天地间刺得人睁不开眼的光线,那无形却似有“嗡嗡”轰鸣声且极具压迫力的火辣的热浪,在某一个时间点开始被伫立在空中的太阳神收回。它或是累了,或是心软了,那张亮晃晃、白炽球一般的严酷的脸不知何时抹上了橙红色的光晕,仿佛还盈出一丝笑意,展露出温柔可爱的一面。众多美丽的云霞仙子也趁机聚拢在它的周围,相依相偎,追逐嬉戏,一派祥和生动。霞光也涂抹到了远近的山峦,为它们勾勒出了彩金色的边痕,特别是那些光秃的山崖,熠熠生辉,恍若天国灿烂的佛光。

  被烈日凝固住了的风也张开了翅膀,从不远处的某个山谷或树林出发,掠过大片大片的土地,那些被晒得无精打采的草木将蔫卷着的叶子重新舒展开来,与风儿击掌相庆,这份清凉的讯息像波浪一样绵延铺展至无尽的远方,弹奏出一曲美妙的轻音乐。白鹭、麻雀以及许多不知名的鸟儿、昆虫都离巢而出,在空中尽情伸展蜷缩了一天的身骨,同时寻觅晚间的食物。有些时候,它们一起朝着太阳落山的地方飞去,在霞光的映衬下,它们仿佛点点黑影欲追逐和融入那片绚烂的夕辉。天空中的云团也多起来了,想必刚才它们也躲在某个角落乘凉吧。

  在记忆中,这个时候的乡村田野是最忙碌的,每家每户都抓紧这酷热稍退而天还未黑的时段“抢种抢收”。打稻机的隆隆声、驱赶耕牛的吆喝声、上下畈间的喊话声,汇响在一起,热闹非凡。而在此前不久,湛蓝的天幕上只挂着几丝流云,炎日毫无遮挡地直射大地,整个田野除了满耳蝉语便寂无人声,浓荫匝地而不见人影,唯有滚滚热浪不停肆虐。人们都窝在家里,砖瓦房和院子里的大树把汹涌的热气拦在屋外,在电扇下,在竹榻上,他们恢复着上午消耗的体力,等待着下午动工的良机。当热力稍有松动,他们便不约而同地赶至各自的田块。那浅浅的田水连同淤滑的田泥仿佛被煮沸过,一脚下去烫得立马抽回,但很快也就适应了。经过几个小时的休整,体内又蓄满了力量,那就在天黑之前把它全部释放出来吧。这些活儿,总是要靠一家子的辛苦努力去及早完成的。

  这些年,故乡的农民大多种了单季稻,播种和收割都避开了盛夏,而且很多农户都不种地了,村里不少土地承包给了农业合作社,或是改造成大棚种植基地。全村上下热火朝天“双抢”的场景已很难再现,取而代之的另一种热闹是这个时间在城里、镇上工厂做工的人们开始下班回家,他们骑着电瓶车、摩托车乃至开着小汽车飞驰在平整的水泥村道上,车子的踏板或后座上放着从超市、集市上买回的水果、菜蔬及日常用品,那是他们对自己一天工作的犒劳以及与家人的喜悦分享。他们相互之间大声打着招呼,调皮的年轻人还吹着口哨、唱着小曲、按着喇叭,风一样地驰过,激起一路笑语和阵阵清风。橘红色的夕照追着他们的笑脸,映出了那份亮堂堂的简单的快乐和幸福。他们中的一些人回家就能吃上家人烹制好的晚餐,有些则需要自己动手做饭,有些还得带上农具去侍弄一下田地。无论是谁,比起几年前或是十多年前围着几亩田地转的辛苦拮据,如今的日子明显富足惬意多了。

  那一轮巨大的猩红色的夕阳越来越暗淡,终于在坠落远山的一瞬间完全熄灭,空气中的暑热也仿佛随之飘散至高空上方或是沉落到地底下。天还明亮着,但暮气已从大地四围悄然升起,给绵延的群山、高低相连的田野和淙淙流淌的河溪蒙上了一层青白色的光影。在夏天,漫山遍野的繁盛草木呈现出浓郁的青绿或青黑的色泽,暮色的侵染让它们整个显出洗练和肃穆,除了越发声嘶力竭的满山满树的蝉鸣,黄昏中的大地回归了一份繁闹热烈过后的沉静、凝重和凉爽。

  暮色渐浓,天地间开始模糊起来,山野里已经基本不见人影,最勤劳的农人也抓紧干完最后一点活,然后挑上担子、提着锄头匆匆回家,黑暗赶着他们的脚,但前方村庄里,各家各户的门窗都透出黄色的或洁白的灯光,有彩电的图像和声音,有小孩的嬉闹,还有馋人的饭菜香味。穿村而过的溪流里还有人在戏水、洗澡,村子中心的露天球场上,大功率的灯光将那一块区域照得如同白昼,小伙子们在奔跑打球,看热闹的村民摇着蒲扇坐在球场边休憩纳凉。这一村庄的灯火在无边的黑夜中是那样的微小却显眼,如果仔细看,与灯光接壤的浓重的黑暗中似乎闪烁着无数双眼睛,那应该是隐于其间的万物生灵在羡慕地欣赏人类的光明夜生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