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其洋 最近,经由人民网、新华网、澎湃新闻客户端和《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工人日报》,以及英国《每日电讯报》密集报道和评论,宁波出的一本“口袋书”又火了一把。 这本“口袋书”,是6月底由宁波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联合编印的《机关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本》。说它“又火了一把”,是因为这本“口袋书”刚推出时,本地媒体大都做过报道,我们时评版还发了专题评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时隔一月后,这本“口袋书”又火了,当然跟媒体的集中报道有关。除此之外,细究一下,应该还有一些别的原因。 这本“口袋书”敢于“亮丑”。党员干部中有不少负面言行,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宁波有,别的地方也有。据说,对于出这样一本列出宁波党员干部68条负面言行的书好不好,是有争议的。反对者认为,这会影响宁波党员干部的形象,列出那么多“不能说”“不能做”,也会束缚党员干部做事的手脚等。最后达成的共识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代表太平无事;对存在的问题躲躲闪闪、掩掩盖盖,不敢公开揭示、承认,是一厢情愿的愚昧做法。相反,主动亮丑,不讳疾忌医,则是有勇气、有胆略、敢担当的体现。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 这本“口袋书”比较“接地气”。《机关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本》,可以说是“从党员干部中来,到党员干部中去”。书中所收录的44条负面言论、24条负面行为,内容涵盖政治规矩、工作作风、群众纪律、生活作风、党风等5方面,不是谁坐在办公室里空想出来的,而是从全市党员干部征集到的负面言语701条、负面行为501条中筛选出来的,都是党员干部平时容易说的“过头话”,容易做的“糊涂事”。听听这些“负面言语”,看看这些“负面行为”,就会发现,我们平时大多听到过、遇到过,很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这本“口袋书”比较“务实”。教育和管理党员干部,“高大上”的思想宣传和理论学习自然必要,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少不了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机关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本》,说的是事关党员干部乃至党委政府形象的大事,采取的却是“小切口”“小角度”,抓的是党员干部的“小节小事”“一点一滴”。这绝非小题大做,如果党员干部连这些“小问题”“小毛病”都解决不了,要得到群众的好评,要有好的形象,是不可能的。“抓小”不小,也不影响“抓大”,以清单方式一一列出“负面言行”,反而更容易“抓实”,对党员干部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和警示性。 这本“口袋书”也挺“好看”。总是喜欢板着脸孔,居高临下地讲大道理,是我们不少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病。《机关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本》,反映的是严肃的政治内容,却用了轻松活泼的漫画形式,文字也不是惯常的“公文体”“样板话”,而是鲜活的群众语言。把“负面言行”放在每幅漫画中,每页上都有提醒的话:“不能这么说!”“不能这么做!”反复嘱咐,温馨提醒,让人一目了然,容易接受。再者,“口袋书”块头不大、文约意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很快就能看完。 党员干部的“负面言行”,上不了纲上不了线,不犯法不违纪,以往群众听到了、看到了,只会觉得憋气,但往往没有办法。如今有了“负面言行清单”,好比有了一把尺子、一面镜子,党员干部可以自量自照,随时自查自纠。群众有了监督依据,哪个党员干部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就能理直气壮地指出来,不听不改的还可以举报反映。党员干部若非昏了头,应该是会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的。 一些党员干部张口就来的“负面言语”,习以为常的“负面行为”,自己可能不觉得有啥不妥。但它不仅有损党员干部及所在单位和部门的形象,也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动摇党员干部的信念、消退党员干部的意志,尤其会在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危害党群干群关系。 规范党员干部的言行,让他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和群众打交道时,必须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在办事时能少受冤枉气、少跑冤枉路。而这正是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应有之义。只要是群众喜欢的,我们就要去做、就要做好;只要是群众厌恶的,我们就要去改、就不能做。那么多人关注宁波出的这本“口袋书”,这可能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