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永均
作为我国金融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金融开放成效如何?能为包括宁波在内的沿海城市带来哪些启示?
“‘十二五’期间,上海金融市场的规模能级显著提升,但是还有短板,市场的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上海要继续深化自贸区金融改革,探索推出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负面清单,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开放金融服务业。”最近举行的2016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如是表示。
据介绍,截至2015年末,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6.2%,与香港差不多;在沪各类外资金融机构总数达到429家,都是持牌的法人金融机构,占到全市金融机构总数的三分之一。去年7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上海成立,目前已经开始正常运营。今年6月,全球专门从事中央对手清算业务的各类机构间的同业组织———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CCP12在上海注册成立。
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为上海扩大金融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据郑杨介绍,自贸区成立以来,金融制度创新从“51条”到“40条”,制度框架体系基本形成。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上海的黄金交易所也启动了黄金国际板。人民币跨境使用、投融资汇兑便利、外币利率的市场化、外汇管理的改革和金融监管简政放权,这些试点都在上海稳步推进。自贸区的监管协调机制和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机制不断完善。
“上海金融业最大的优势是开放,今后要保持这个优势,必须坚持开放、开放、再开放,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格局。我们要把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拓宽,包括继续集聚国际组织、外资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依法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郑杨说。
首先,要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将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城市、地区紧密合作,开展一些投融资资金结算、信用担保、市场环境、风险分担和金融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成为投融资的中心和枢纽。
其次,要继续深化自贸区金融改革。去年,上海自贸区出台了“金改40条”,其中30条跟扩大开放有关。今后,上海要把“40条”的实施细则落实好,推出一些实际操作案例。
最后,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金融服务业对外资实行“准入前的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近期,上海计划在自贸区里探索研究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负面清单,争取年内出台负面清单。
“金融开放是一盘棋,所以要稳扎稳打、稳步推进。我们要先把功夫练好,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完善金融服务环境,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创造条件。”郑杨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