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伦 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浙江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稳定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城市化高度发达甚至已经走向逆城市化的发达国家,小镇依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魅力十足,对我省建设特色小镇颇有启示意义。 突出规划引领 首先,在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方面,建立起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农民、商人、教师等直接利益相关群体积极建言献策。在美国,公众可全过程参与城市规划,并设有许多官对民和民对官性质的机构,以保障民众能充分参与城市规划,如“小区规划办公室”不仅向政府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也为市民提供规划技术服务;“小区规划理事会”属于民间组织,但市政府在做有关发展项目决策时必须向其咨询。 其次,通过立法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澳大利亚的城镇规划一旦在议会上表决通过,就形成地方法律,由议会监督实施,如果实施过程中需要调整,任何人无权擅自决定,需经由议会讨论通过后方能修改。 再一点,规划的制定具有前瞻性。如美国小城镇规划不仅强调功能个性、布局合理,而且注重规划的长期性。从长远考虑投资较大、涉及民生的公共设施建设,如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垃圾处理等,规划制定时即为今后的改扩建留出余地,避免重复建设。 重视生态保护 发达国家在小城镇建设时,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通过立法将环境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把环境保护贯穿到小城镇建设所有环节中,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对产业选择严格把关,让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产业在小城镇无立足之地。在此基础上,着力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 首先,加强自然、人文环境建设。德国的小城镇建设最具代表性,在建设用地上控制非常严格,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修建楼台亭榭上,而是进行大范围植树、大面积栽花种草,以绿取胜。为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凸显小城镇文化品位,德国政府拨专款用于维修和保护建成200年以上的建筑,使小镇显得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品位。 其次,完善公共服务。美国为增强小城镇吸引力,在完善小城镇公共服务配套上下功夫,在小城镇建设有学校、医院、银行、商场、宾馆等设施,还建有图书馆、各类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休闲活动设施,创造了一个比大城市更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 再次,构建环境卫生治理体系。发达国家的环卫管理通常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规划、法律、经济、技术等各种方法,构建合理有效的小镇环境保护控制体系。 培育特色产业 在市场起配置资源主导作用的发达国家小城镇中,往往通过定制打造某类特色产业所需的特定空间环境,如可靠的医疗、住房等人才生活保障、低成本试错的创新氛围与文化、丰富的金融服务、优越的交通区位、优美的环境等,进而加快特色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吸引更多特色产业与现有特色空间相契合。 美国好时小镇原来仅是个巧克力生产工厂,为满足随迁家属的生活娱乐需求开辟了巧克力乐园,进而不断优化旅游空间与生产环境,最终成为集巧克力生产、交易、博览、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小城镇。“穷乡僻壤”有企业,是德国小城镇发展生生不息的根本。许多德国大企业不喜欢在大城市里扎堆,依然扎根在其出生地。比如大名鼎鼎的贝塔斯曼集团,总部一直设在一个名为居特斯洛的小镇。产业均衡分布,让小城镇有了特色产业支撑,也让小镇和周边居民不离乡土就能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