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宁波新闻·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2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元素为世界“名车”筑“灵魂”

———走近“中车”公司超级电容器研发技术创新团队

  乔志军博士正在与同事商讨科研课题。(王晓峰 摄)

  本报讯(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 任社)去年7月28日,宁波首条储能式无轨电车公交196路投入运营。这辆车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一辆纯电动车,通过超级电容储能式充电站实施站台快速充电,一次充电只需30秒,能跑5公里以上。

  据悉,今年鄞州区将投资4053万元,继续新建177路、909路、639路超级电容无轨公交车线路,3条线路总长59.1公里,预计11月1日前投入使用。

  超级电容器就是这些车的“灵魂”,而赋予它“灵魂”的正是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属的超级电容器研发技术创新团队。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也是一支雄心勃勃的团队,致力打造“亚太第一、世界前三”的超级电容产业基地和世界超级电容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2012年,公司引进清华大学阮殿波博士团队。最初的研发团队还不到10人,条件极为艰苦:办公房只有四五十平方米,没有空调,还时不时漏雨。

  但“敢打敢拼”造就了企业的辉煌———2014年,全球第一辆储能式有轨电车广州海珠线投入使用,其关键“元素”就是他们研发出来的超级电容器;2015年,中国出口马其顿的动车组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车辆首次进入欧洲市场,其低温启动系统用的超级电容器也是他们提供的;今年10月,两辆由中国中车研制的第二代超级电容储能式无轨电车将行驶在奥地利南部城市格拉茨的公交线路上,这标志着中车的超级电容无轨电车迈出进入欧盟市场的第一步……

  乔志军博士,超级电容研究所副所长,于2014年加入创新团队。他说,公司围绕以技术创新引领市场的战略定位和“生产一代、产业化一代、预研一代”的技术创新模式,组建了由超级电容行业权威杨裕生院士牵头的院士工作站,聘请了近十位国内外超级电容领域的顶级专家成立了超级电容研发与应用专家委员会,设立了国内首家超级电容研究所;对于人才,公司有相应的激励制度来鼓励他们创新创业,公司的企业文化也一直强调“敢打敢拼”。这里又是“技术宅”的天堂:公司各项制度充分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要做的就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挥斥方遒。

  截至目前,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国家“863”、国家工业强基专项、宁波市产业化创新项目、中车集团重点专项等二十余个科研项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电容制备技术;已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63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国际专利22项,整体技术实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