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四明周刊·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2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范长存书林间

———回忆路工先生

  童银舫            

  

  我与路工先生最初是通过书信联系的。那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我高中毕业,在家乡一所中学任代课教师,喜欢写诗,在《中国文学家辞典》上见到家乡出了这样一位在五十年代就成为著名诗人的人物,仰慕不已,就写信给他,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信。这对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农村青年来说,该是多么兴奋和光荣呵!我至今还能回忆起当时欣喜若狂的状态。

  路工先生曾出版过五本诗集,依次为《夜的声音》《毛泽东号》《煤山上》《好妈妈》和《中国人民大合唱》。这些诗集出版于1940—1953年间,目前已很难见到,我在网上先后淘到过《毛泽东号》《煤山上》《好妈妈》三本。

  1985年,我们组织成立了七叶诗社,聘请了三个慈溪籍的诗人任名誉社长和顾问,“九叶诗人”袁可嘉为名誉社长,路工先生和杭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华宇清先生任顾问。

  路工先生对家乡充满感情,他年年都要回乡,不顾年迈,身背相机,跋山涉水,尽情游览;那些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市村落,勾起他多少童年的乐趣。曙光沐浴的伏龙山,春雨朦胧的上林湖,古松环抱的五磊寺,生机盎然的农家小院,设备先进的工厂车间,繁华热闹的大街小巷,都被他频频按动的快门摄入镜头,这些美丽动人的风光照片全部赠送给家乡的有关部门。

  路工先生也是著名的俗文学专家,编著出版了《梁祝故事说唱集》《孟姜女万里寻夫集》《明清民歌选》《明代歌曲选》《十五贯戏曲资料汇编》《明清平话小说选》《清代北京竹枝词》等大量著作,也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图籍。他晚年曾寓居苏州,自与家乡接上关系后,乡情勃发,眷恋益深,意愿将藏书赠予家乡。1991年元旦刚过,我陪同慈溪市档案馆馆长去苏州装运路工先生的藏书,这些书共有一千多册,分赠给慈溪市档案馆和图书馆,另有大批关于梁祝故事说唱的史料,则赠送给宁波梁祝文化公园。

  《慈溪县志》出版后,我曾去北京拜访过路工先生。那是1992年10月17日,我乘10路公交车到了顺源里。推门进去,路工先生正在研究一部宋版经书,他知道我喜欢看书,就领我到他的书斋,指着几个黑黑的大橱说:“这些书我搬家后还未整过,随你自己翻吧!”我也不客气,打开书橱就看。满橱都是书,线装书,精装本,手稿,密密匝匝地堆放在一起。路先生的藏书就像他的性格,挺随便。我没翻弄几下,忽得一本嘉庆刻本《慈溪县杜白二湖全书》,眼睛一亮。据古籍目录载,此书在国内已颇稀少,我仅在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见过,想不到这里倒静静地躺着一部。路工先生走了过来。我说这本书慈溪只有吴锦堂的铅字重排本,我们曾想请南京图书馆复制这种嘉庆刻本,因索价甚高,未能遂愿。路工先生一听,呵呵一笑,拿过书说:“既然如此,我就把这本书送给慈溪市档案馆保存吧。”接着,他熟练地从另一橱的书堆里抽出一本书,说:“这本是五十年代末我和刘锡诚合编的《海防战士歌谣选》,早已绝版,送你作个纪念吧!”又是呵呵一笑。

  路工先生留我吃晚饭,他的河南籍老夫人也去过慈溪,在旁学着慈溪话逗趣,完全消除了我的拘谨,他们的热情好客,令我终生难忘。

  1993年3月20日,我在家里招待了回乡小住的路工先生。与路工先生同来的,还有他的老朋友、慈溪籍的著名民间文学专家姜彬先生。早在1988年,路工先生与姜彬先生相约重返慈溪老家探亲,与故乡文化界友人相聚,游览名胜古迹,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惊奇与欣慰。当时,路工先生是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姜彬先生是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他俩一个是鸣鹤镇人,一个是观城镇人,又都是作家和俗文学家,年龄亦仅相差一岁。从此以后,他俩多次结伴回乡,栲栳山下,上林湖畔,留下他俩朗朗笑声和华章诗篇,并且合作编著了一百六十万字的《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

  1996年10月24日,路工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76岁。没过几日,我就收到姜彬先生从上海的来信,听说路老在京逝世的噩耗,他悲痛万分。然而仅仅过了八年,姜彬先生亦追随其老友而去,令人唏嘘。

  我自与路工先生相识以来,他每有著作出版,总是寄赠给我。其中就有一本古籍版本方面的文集《访书见闻录》。他晚年很看重这本书,经常向我讲些与这本书有关的故事,如为这本书题写封面的顾廷龙先生是他的亲戚,等等。路工先生在1957年5月至“文革”前,作为文化部的访书专员,足迹遍及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等地,查访到许多罕见的秘籍孤本,并将访书见闻及考证所得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发表。这些文章,直至1985年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结集成《访书见闻录》出版,成为国内较有影响的一部学术著作。

  现在,路工先生去世整整二十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他对家乡的赤诚之心,他对学术研究的敬业精神,仍如音像带播映在我记忆的荧屏上,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