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弓 “来必堡”是宁波街头常见的快餐连锁店,“波特曼”则为五星级高档酒店。放在这里,不是给它们做广告,纯粹是作为“快餐”与“大餐”的代表,用以比喻不同内涵的网络评论文章。 从两年前手机升级成“智能”后,我的阅读习惯也从以前每天读报两小时,逐渐演变成每日二三小时上网。由于我的“职业病”,在网上浏览关注的内容,多是评论。 看得多了,慢慢发现网上的评论有一些特点。 一快。速度快是网上信息最显著的特点,评论自然也不例外。报纸上的评论,“昨日”已是极限了,而在网上,新闻一出现,评论几乎能同步跟进。非常佩服那些快枪手,但我一直做不到。 二多。网上新闻,可用海量来形容。网上评论,其量也不比新闻少多少。有吸引力的新闻一露头,网上跟帖常常是铺天盖地。中国是人口大国,网民已达7亿,是美国总人口的两倍还多,而且参与的热情又空前高涨,铺天盖地是很正常的事。 三杂。杂是说网络评论的形式。网评的形式,真可谓五花八门。有用文字的,有用图片、视频的,也有用表情甚至标点符号的,问号代表质疑,感叹号表示赞许,一条曲线说明意犹未尽。表情包繁花似锦,年龄稍长一点的,恐怕弄不清表达的意思,但发者及其同类是懂的。还有用数字的,比如666、2333,我到现在也没弄清表达的是什么。即使是用文字的评论,有时也需费心思捉摸,比如哈哈、呵呵、嘿嘿这些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蕴。 四美。网上发评论者,“90后”“80后”这些年轻人占了多数,文字普遍清新优美。有的说是网评,其实更像活泼俏丽的散文,看了让人觉得轻松、舒心。 五偏。有一部分网络评论,觉得作者的情绪处于亢奋状态。他们表达的观点或情感,总有些偏激。说好,那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你若去说有一点瑕疵,他就跟你急;说不好,那绝对是一无是处,你要说一句还有一点道理,他也跟你急。更有甚者,扣帽子、打棍子、抓辫子这些传统的整人手段又拾起来了,还有现代的网络武器———人肉搜索。写评论讲究心平气和、准确严密者,会被吓得不敢响应。 六浅。因为快、多,难免会失之于浅。一般的网上评论,点到即止,有些只是表达一个态度,宣泄一下情绪,至于为什么反对、为什么赞成,那是不说的。有些作者可能是没想那么多,有些不具备深入探究的基础条件,也有的人有这个能力,但为了抢时间,来不及说。 总体上处于数量巨大、质量平平这种状态的网络评论,我把它比喻为“来必堡”一类的快餐———大街小巷随处有,价格不高,绝对管饱。它能满足大多数网民的初级需求,即让他们知道这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种网评的大批量出现,能第一时间抢占舆论阵地,短时间内形成压倒其他舆论的巨大声势。 但是,网上仅有“来必堡”是不够的。网民,至少是一部分网民,他们不仅想知道对与错、是与非,还想了解新闻事实发生的背景、成因、后果、走向以及处置的办法。就是说,网民不仅需要“来必堡”,还需要“波特曼”———营养大餐。这个营养大餐,不仅是色、香、味俱佳,还能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身体各器官正常运转,功能不断提升。 网上的评论,经常是有分歧的,有时唇枪舌剑,不可开交。一般地说,真理越辩越明,有争论是好事,但不能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常态化”,让网民永远迷茫于“不知听谁的”。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理智的声音,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引发争辩各方理性思考,让阅读者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评论,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受众看人看事的立场、角度、价值观、世界观。这正是新闻舆论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 有人或许会说,年轻人囊中羞涩,只能吃吃“来必堡”,享受不起“波持曼”,有深度的评论没人喜欢。改变这种营养大餐少人问津的现状,可以从两方面努力。品味是可以培养的。宁波以前少有人喜欢吃辣的,经过川菜几十年的引导,现在宁波人的抗辣水平,有时能让四川人大跌眼镜。同时,有能力写重型评论的先生女士们,不必削足适履,但要在表达和传播上与时俱进。这样,“波特曼”的受众定会与日俱增。 所以,我的建议是,面对不同层次的受众和同一层次受众的不同需求,网络评论既要有“来必堡”,也要有“波特曼”,眼下快餐式轻型评论铺天盖地、大餐式深度文章难得一见的现状,必须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