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2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楼市“大爆发”呼唤“大治理”

  冯海宁 

  

  刚刚过去的一周,全国多地土地拍卖不断创新高。苏州、南京、合肥、无锡、东莞等二三线城市,土地市场的火爆迅速传导到市场层面。溢价过高的土地拉高了楼市上涨的整体预期,越来越多的散户热情高涨,纷纷持币入场(9月26日《第一财经日报》)。

  最近,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楼市确实热得发烫。一线城市,8月份北上广深一手房交易价格指数同比大幅增长,超过了20%,业主坐地起价一套房日涨几十万元的例子不少见。二线城市楼市更为疯狂,据不完全统计,仅9月23日一天,南京、苏州、合肥同时出让大规模土地,一天卖地收入已接近千亿元。

  这一轮楼市“大爆发”与以往有所区别。以往,调控措施出台后,一般会很快收到效果,但苏州、南京几个月前就出台土地熔断等措施给地价降温,土地市场“热情”不减。以往,虽然炒房现象也很普遍,但今年更接近于全民炒房,而且不仅是参与炒房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企业炒房现象也愈加突出。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A股有1305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合计金额达到5951亿元。上千家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也热衷于房地产投资,房价、地价岂有不大涨之理?

  但要看到,老百姓把主要储蓄用于炒房,虽然目前来看炒房比其他投资回报率更高,但很显然,“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非常危险,容易埋下隐患。尽管企业炒房回报率高于实业,却影响主业发展,而且房地产未来回报也充满变数。

  笔者还担心,目前二线城市楼市“大爆发”会向部分三四线城市继续传导。一者,随着二线城市进行调控,资金会流向那些不限购不调控且有增长潜力的三四线城市;二者,无锡、东莞等三线城市楼市已经开始释放“大爆发”气息;三者,短期很难解决资金出口问题,楼市或许继续成为货币“蓄水池”。

  因此,对于二线城市楼市“大爆发”,亟待“大治理”。尽管部分二线城市恢复了限购,也对地价进行积极干预,但这种“小治理”起不到大作用。从过去情况来看,限购只能限制部分投资性需求,还有部分投资性需求会利用政策漏洞入市。苏州与南京的事实也证明,干预地价效果也有限。

  所谓“大治理”,就是要打出组合拳,切中要害。比如在限购基础上,能否动用税收杠杆遏制炒房。香港曾经紧急征收额外印花税让楼市成功降温,加拿大为遏制炒房额外征收物业转让税,不妨借鉴这类经验。在现有税收制度基础上,能否通过调整相关税收政策给楼市降温?另外,必须加快房地产税法立法。

  再比如,在目前限贷基础上,二线城市能否进一步提高二套房(包括二套房)以上购房的首付门槛,并进一步治理场外加杠杆。以合肥为例,今年初,合肥购房人群中投资需求的购房者占比约30%,最近这一比例已上升到近50%。可见,投资性需求处于快速增长趋势,亟待控制。

  鉴于个人房贷增长过快,还有必要从货币供给侧强化治理。一方面强化银行考核,另一方面通过房贷压力测试提示风险。重庆一项制度是:任何房地产商参与拍卖土地,要对其资金来源进行审核,若涉及高利贷取消其竞拍资格,可遏制地价,其他地方不妨借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