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柯艳艳 10月1日,在西藏,来自宁波四中的马军超等6位宁波援藏教师和我省其他地区的39名援藏教师,与拉萨那曲高级中学师生一起,在晨光中看国旗冉冉升起。 据悉,从今年起,我省每年选派45名教师(其中包括5名援藏管理教师)支援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支教工作以3年为一轮,每轮两个批次,每一位援藏教师将在西藏工作一年半时间。 8月15日,宁波市第四中学马军超、镇海区龙赛中学崔留成、慈溪三山高级中学励定炯、奉化江口中学严求财、宁海县知恩中学王豫、象山县第三中学姚吉等6位教师作为我市参加浙江省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人才,会同其他地区的老师奔赴青藏高原。 9月初,援藏教师投入到那曲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那曲高级中学的老师们非常敬业,学生的学习十分刻苦。开学后,援藏教师在学校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授课方法。“我们现在一点一点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然后再慢慢向前推进。”马军超说。 按照原本的教学计划,每位教师只需带一个班级。但在了解学校由于师资不足,出现体育教师教数学、英语等情况后,援藏教师要求每人带两个班级,并主动承担起学校德育导师的任务,指导学校班主任们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我们援藏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半,如果不给那曲留下些什么,那我们离开后会很遗憾。所以我们要为学校打造一支留得住、带不走的教师队伍。”马军超说。 正如王豫老师所言:“今日播下一颗种子,来日必成参天大树!”宁波的援藏教师正在那曲发光发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