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更多人爱上葫芦丝

  海曙记者站 朱尹莹 本报记者  陈 青

  

  将轻快活泼的《游击队之歌》用四声部的葫芦丝演绎出来,还没有太多的人敢于如此冒险,但宁波追梦葫芦丝乐团做到了。昨日上午,从海曙区文化馆五楼排练厅飘来的这首婉转又不失昂扬的曲子,让不少人驻足聆听。

  这首大胆创新的葫芦丝新曲,是由11位平均年龄67岁的老年人吹奏的。前不久,他们凭借着这首曲子,和宁波少儿十声部合奏了《卡门序曲》,在2016新丝韵葫芦丝巴乌艺术节上打动了所有评委,在全国76支团体代表队参赛的角逐中,双获金奖,这也是宁波代表队第一次在全国葫芦丝比赛上大放异彩。

  从2011年起,宁波少数人开始吹起这个小巧、古朴的民族乐器,到今年已经有3000多人热衷于此,这不得不提到它的推广者———胡其旭。

  一接触到葫芦丝

  他就着了迷

  胡其旭的爷爷曾是黄梅戏剧团的团长。从小的耳濡目染,让胡其旭对民族乐器十分喜爱。2006年,他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毕业后到云南支教,在那里,葫芦丝的婉转、悠扬令他非常着迷。

  胡其旭的第一任“老师”是著名葫芦丝演奏家李春华的《葫芦丝巴乌实用教程》。“葫芦丝好听、好看、好学、好带、好买,是名副其实的五好乐器。但是,要想吹好,却不容易。”很快,胡其旭遇到了瓶颈,他辗转托了好几个圈内朋友,打听到了李春华的电话号码。“没想到,第一次冒昧地打电话讨教,李老师就足足指导了我一个小时。”之后,李春华也成为了他的老师。胡其旭说,名师的无私教授和鼓励,是他之后开办公益班授课最大的动力。

  后来在学习交流过程中,胡其旭结识了国内许多演奏葫芦丝的专家、教授,其中包括著名民族管乐演奏家于天佑。在他们的指点下,胡其旭逐渐掌握了吹奏葫芦丝的技巧,并有了自己的风格。

  2011年,胡其旭来到宁波,开始从事葫芦丝推广和教学工作。从象山开始,他的公益培训班已在市区开花,学员也从以小学生为主,发展到全年龄段。

  让更多的宁波人

  爱上葫芦丝

  公益教学五年,越来越多的学生跟着胡其旭爱上了葫芦丝。也有更多的学生被他感染,不仅参加公益演出,更是传承了他公益教学的理念,将开心的音乐传递给大家。

  年过七旬的王雅士是宁波追梦葫芦丝社的成员。从2013年开始,每周四上午,她和她的老伙伴雷打不动来到海曙文化馆,跟着胡其旭学习葫芦丝。“这次去参加比赛前,台风来了出行不便,但是到了我们排练的日子,没有一个人缺席。”王雅士说,家住宁大宿舍的贺谊换了好几辆公交车,到场时浑身湿透,仍乐呵呵地照样训练。

  为了备战新丝韵葫芦丝巴乌艺术节,11位老人使出了“洪荒之力”。“胡老师给我们编排的《游击队之歌》采用的是四重奏,比起传统的葫芦丝吹法,难度大,很容易被带跑。”王雅士说,胡其旭一次又一次地纠正错误,成员竭尽全力追求完美,“这是胡老师给予我们的荣誉。”

  如今,追梦葫芦丝社团在宁波已小有名气。“每个月都有区级、街道级的平台邀请我们演出,看到大家喜欢我们的作品,很开心。”除了公益演出,社团还和江北区士康小学结对,每个月两次上门支教,让全校师生爱上了葫芦丝。

  胡其旭说,今后,他和他的学生将继承和发扬这份公益事业。“把自己学到的技艺传授给他人,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葫芦丝,在丰富群众文化的同时让葫芦丝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胡其旭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