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宁波新闻·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楼道内电动车起火
有多可怕?

消防部门一场火灾实验给出答案

  本报记者 陈敏

  通讯员  颜杰 蔡俊

  

  近年来,因电动车充电不当引发的楼道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电动车引发的楼道火灾到底有多可怕?大家遇到此类火灾又该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近日,宁波消防在江北区一废弃居民楼内,进行了一场电动车着火模拟演示,剖析电动车引发火灾的燃烧现象,让市民直观地认识电动车起火带来的危害。

  1分多钟,楼道内就黑烟滚滚

  随着一声“点火”令下,消防员点燃了过道上的电动车和常见的生活垃圾,火势越来越大。

  距离着火1分15秒,1至6层楼道都充斥了滚滚黑烟,电动车已经露出骨架,而火正在持续燃烧并逐渐蔓延。通过监控看到,楼道内的能见度几近于零,而一楼的温度瞬间达到了40度,各楼道的温度也在逐渐上升。

  根据仪器检测记录,1分钟时,温度最高的2楼达到了70摄氏度,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534ppm,2分钟时温度为100摄氏度,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爆表值1000ppm,5分钟时温度为700多摄氏度。据了解,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600ppm时,短期内就能让人窒息死亡。

  短短5分钟内,整个楼道全是有毒气体,楼道内的温度也有数百摄氏度。

  火灾扑灭后,在楼里记录数据的消防员介绍:“房间里面都是烟,没几分钟,里面温度已有200多摄氏度。”

  人员伤亡九成因通道被堵

  据了解,在我市,近年来因电动车起火导致的死亡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80%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充电时段,66.7%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20时至次日5时之间;电动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90%是因为电动车停放在门厅、过道等部位。

  实验现场总指挥、市公安消防支队孙亮副支队长表示,居民住宅区的楼道和过道是上下楼和进出的必经之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更是一条生命通道,因此市民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把生活杂物,特别是电动车等摆放在通道上,更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为电动车充电。

  这一场居民房楼道火灾实验,最大限度模拟了楼道火灾的真实性。市民该如何预防、应对楼道火灾?

  孙亮在接受采访时说,首先要冷静判断火灾和所处环境情况。从火灾初起到轰燃阶段,一般有15分钟,如果发生意外,应尽量抓紧时间离开火场。就像之前实验中的情况,楼道起火、浓烟覆盖,而你又在家里,就不要盲目打开房门、冲进楼道,可以先试探性摸一下房门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就用湿毛巾堵住门缝,用水给门降温,积极寻找避难处所。例如到阳台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刻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室外露天平台也是一个可行选择,可以争取到一个小时以上的求生和等待救援的时间。

  与此同时,消防专家还建议每个家庭配备一些简单实用又实惠的消防器材,比如灭火器、灭火毯、防毒面具、高空缓降器、逃生绳及手电筒等应急设施和独立式火灾报警器之类的预警装置。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