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云 在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中,尽管诸葛亮被打造成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但也难免缺陷。尤其在他治蜀期间,看似事必躬亲,实是事无巨细地大包大揽,而这,用现代视角来看,即是官僚主义的一种体现。 诸葛亮身兼数职,封武乡侯、益州牧、顾命大臣,还是三军统帅,同时又是制定战略战术的军师。在具体工作中,小至校对文书、检查账目、处罚士兵等琐碎之事,他都亲自过问、亲自裁决、亲自处理,“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正如他自己所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论:“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事无巨细,亮皆专之”。 诸葛亮之所以事必躬亲,有一定原因:一是大志大才,蜀中无出其右者,没办法,不得不亲力亲为。七擒孟获时,王连劝诸葛亮不必亲自去,诸葛亮说“虑诸将才不及己。”一种可怜的无奈之举,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格。二是三顾之情,托孤之恩,忠义使然,只能义无反顾。刘备临死托孤时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话说到这种程度,诸葛亮怎么能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所以,自“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事实也证明,诸葛亮是用全部生命来效忠刘备、辅佐刘禅的。 当今社会,也有些干部德不若亮之一毫,能不及亮之万一,大包大揽起来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领导大包大揽,表面看是抓改革、抓建设,忙得不亦乐乎,实际上是在不断地贻误发展、影响发展、拖后发展,带来众多负面影响。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两方面,一是民主氛围的消失。大包大揽的干部,往往独断专行,听不见甚至听不得不同意见,缺乏集思广益的胸怀。刘备托孤之后,由于“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诸葛亮又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如违逆众意用马谡而失街亭等,出现了一些失误。大包大揽的干部一般都自视较高,觉得同僚、下属的能力、观点都远不如自己,提的意见建议都没自己考虑得全面、系统、到位,于是就越俎代庖,一管到底,视他人如无物。甚至觉得你一进门汇报,我就已经猜到你想说什么,多说无益,就轻易地堵住了对方的嘴。如此一来,再无人提建议,民主的氛围消失了,再有多规范的程序和形式,也不过是个空壳罢了。 还有一个很恶劣的影响就是用人不当,人才凋零。一个单位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人才是基础、是关键、是保障。在用人上,蜀难以比魏:像张辽、张绣等武将都曾大败曹操,像贾诩、许攸等谋士都来自敌营,像陈琳这样的文士曾骂得曹操体无完肤,但最终都能为曹操所用,而且人尽其才。而一般的才智之士轻易不会来投诸葛亮,更要命的是,即使来了也未必能派上用场,最终落得“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结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如果求全责备,就会落得无人可用。而有些领导干部,更是会用自己的标准去套用人。在我地盘,只此一家,不能有其他分号。如此一来,就只会培养那些善于察言观色、投机取巧者,他们会把所有心思都用来琢磨你,反复研究你的说话方式、关注重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看你看过的书,学你说过的话,不断地投你所好,说你想听的,做你想做的,甚至你还没想到的也为你安排得妥妥当当。然而,“巧言令色鲜矣仁”,豢养了这么一批“身边人”,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互相吹捧和勾连,享受着奉承与恭维。殊不知,小人近而仁者远,一旦用人的导向和风气发生变质,这个单位的根基就已经动摇了。 而这样的领导,往往对那些以工作为重、以百姓为重,却不以上级为重的干部,就会一味地吹毛求疵,洗垢求瘢,把合不合自己心意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准。用一句打油诗来表达:“我说一来就是一,我要往西就往西。总觉手下不成器,事事让我费心机。我已尽心又尽力,样样都已管到底。处处不让我满意,看来原因全在你。” 至此,想起习近平同志的一句话:“时间只能是见缝插针。在这个时候,就要学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管多了,绝对会管出麻烦来,大包大揽也是官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