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立平 近日,海曙区莲桥第幼儿园小朋友在老师带领下来到屠呦呦旧居幽静的院子里,边观赏植株,边聆听故事,脸上显出天真烂漫的童趣(11月16日《宁波日报》)。 曾有介绍学校课程改革经验的报道,将这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称为“行走课堂”,笔者觉得十分贴切。开展“行走课堂”的方式很多,动植物标本采集、室外写生、郊游、社区调查访问、教育旅行、出国游学等,只要运用了“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的教育原理,均可归入“行走课堂”范畴。 “行走课堂”就是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这是教育教学时空的解放,能解放学生的眼睛、耳朵、双手和大脑。学生天性爱动,“课堂”的“行走”符合学生心理,能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社会阅历,磨炼意志,培养合作精神,涵养精气神,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可以参加甚至组织“行走课堂”。德国学前教育界办有众多的森林幼儿园,让学前儿童在森林里玩耍并快乐成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初中生在第聂伯河流域的湖边留下了串串足迹,并将相关事例记入《公民的诞生》一书中。“行走课堂”的实施可由学校老师承担,也可由多种组合体来承担,如师生组合、学校社区组合、家长学生组合、志愿者学生组合等。 学校、幼儿园推行“行走课堂”,旨在发掘学校之外的课程资源,并用“行走”的方式超越空间阻隔,实现教育教学的开放。当然,“行走课堂”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育情况,因地制宜,注重与“校内课堂”的对接,防止顾此失彼。
|